火狐电竞火狐电竞

欢迎进入火狐电竞!

咨询热线:400-123-4567

火狐电竞官方网站教育常识《儿童教育心理学》解读2:一个人的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发布时间:2023-09-26 05:29:03

  在网上,经常能看到八九岁孩子尿床的事情,在医院检查不出任何身体问题,最后发现原来与妈妈生二胎有关。同样是妈妈生二胎,有的孩子会表现得更积极、更上进,而有的孩子却突然变得懒惰、粘人甚至尿床,这正是人格发展不同导致的结果。想要培养出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首先需要了解清楚人格的形成机制,我们继续说阿德勒的《儿童教育心理学》,今天的主要内容是“一个人的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人人都有自卑感”,对于这样一个观点,你认可吗?这正是阿德勒的看法,阿德勒甚至认为自卑感是一切文化的基础。人生之初,我们每个人都非常孱弱,必须依靠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才能存活下来,在我们学会走路、吃饭、穿衣、如厕之前,我们必须依赖另一个人照顾我们,这种婴儿般无能、无力的状态和感受正是一个人拥有自卑感的基础。

  事实上,在一个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几乎可以说完全生活在成人构筑的巨人世界里,我们现实世界几乎所有的主要设施和工具都是按照成人的标准设计的,对于儿童来说生活在成人的世界就如同生活在巨人的世界里,这无疑助长了儿童的自卑心理。有一个8岁孩子在学校交不到朋友,非常孤独,妈妈带孩子过来找我咨询,在跟我单独聊天的时候,我希望成为这个孩子的朋友火狐电竞官方网站,这个孩子对我的回答正好体现了儿童生活在成人世界的自卑感受,他说:“你怎么能和我成为朋友,你长得那么高大,我都害怕”。

  或许你一直认为自卑感是糟糕的一种心理状态,事实上这是你对自卑感的误解。“自卑感”这个词的创始人阿德勒并不这么认为,恰恰相反,他认为自卑感是每个人人格发展的动力。在德语词汇中,“自卑感”具有“劣等,低价值”的意思,阿德勒认为,一个人无法长期生活在委屈、低价值、劣等感和不安全感这种环境里,自卑感必然会激发出一个人想要超越当下状态的意愿,进而促使人去追求优越性,因此会对自我缺陷进行一种补偿,这正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最著名的心理补偿机制理论。比如,贝多芬就是这种补偿机制理论最突出的体现,尽管耳聋,但却成了著名音乐家;再比如史铁生的例子,通过训练和开发自己的文学天赋来补偿双腿残疾的缺陷;我们还经常见到从小身体孱弱的人最后反而成了运动健将。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某些方面存在缺陷的时候会感到自卑,于是激发出了想要改变这种状态的雄心,结果由于过度练习竟然超越了常人。

  阿德勒认为,追求优越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心理倾向,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天天向上的心。

  如果自卑感是形成一个人人格的动力基础,火狐电竞那决定人格发展方向并最终导致人格差异的又是什么?

  对于这一点,阿德勒给出了非常精彩的回答,他认为决定一个人人格发展方向的不是他所处的客观环境,而是他对客观环境的看法。这也就是阿德勒和精神分析大师佛洛依在学术上分道扬镳关键所在,精神分析强调童年决定论,认为一个人的童年经历决定了一个人成年后的个性、人际关系、思维模式等等。但阿德勒否定了精神创伤的存在,他认为一个人经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如何看待自己的经历。也就是说决定一个人最终成为什么样人的不是他所经历的事情,而是他对所经历的事情的看法。阿德勒甚至认为,人生没有什么意义,人生的意义是你自己赋予的。

  阿德勒之所以否定童年决定论,这与他自身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家里6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二,有一个英俊潇洒、聪明能干的哥哥。阿德勒从小就患有佝偻病,身材矮小,火狐电竞相貌丑陋,不受大家待见,到4岁的时候,亲眼目睹弟弟死去,5岁的时候,又患了严重肺炎差点丧命,六七岁的时候被车撞过两次,中学时期成绩排名倒数差点辍学。如果按照精神分析的说法,阿德勒经历了这么多精神创伤,他成年后肯定会过得很糟糕,但事实上恰恰相反,阿德勒不仅家庭幸福和睦,而且成了一代心理学大师。阿德勒亲身经历就可以充分说明他自己的学术主张。

  我们再拿文章开头那个例子做个说明,妈妈生二胎,对每一个老大来说都是一种危机,因为在此之前,老大一直享受父母的专宠,在家里的地位就相当于一个国家的国王教育常识,老二的到来,势必将他从王座了赶了下来,他不再是家里最受宠的那个。这是客观事实,但有了这样的客观事实并不一定会导致糟糕的结果。孩子之所以会有尿床这种退行到婴儿的行为,是因为对这个事实做出了一个错误判断,那就是要想再回到王座上去,就必须像弟弟妹妹一样变成婴儿,比如尿床,以此来吸引父母的关注;而有些孩子有了弟弟妹妹之后在学习和劳动上反而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比以前更加努力了,这样的孩子则做出了刚好相反的解释,那就是要想持续获得父母的爱和关注,就必须做出更大的成绩和更好的表现。这也就解释了困惑很多人的一个问题——在同一个家庭,为什么孩子之间的个性差异那么大,即便是双胞胎,也呈现出非常不同的个性,其核心原因就是孩子的人格发展不是完全受家庭客观环境的影响,孩子在家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对客观环境的看法起着重要作用。

  事实上,从孩子一出生就不断地感知周围的环境,孩子一旦对周围环境做出错误的判断,他将势必走向错误的道路,形成有缺陷的人格。阿德勒认为,一个人在4-5岁的时候,人格发展就已经基本成型。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在养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有意觉察孩子的人格发展方向。

  我们已经知道,自卑感不仅不是什么问题,而且还是我们人格发展的核心动力。我们大多数人觉得自卑感是一种不好的心理状态,其实是对自卑感和自卑情结的混淆。我们大多数人觉得是“问题”的那个“自卑感”,其实不是自卑感,而是自卑情结。

  所谓自卑情结,就是自卑感过于强烈,以至于没有办法用正确的途径补偿心理的这种不适感,所以就选择了一条看起来容易的、错误的路径。这就像你打算攀爬一座大山,正确的道路陡峭艰险,你心生恐惧,于是就选择了一条看起来平坦容易但却错误的道路,从此你便不断徘徊迷失在了这条错误的道路上。

  一个年轻小伙出生贫寒,从偏僻的农村来到大城市闯荡,到了之后发现到处高楼大厦、香车宝马,心中顿生强烈的自卑感,但凭着打工赚钱,怎么也不能弥补内心巨大的落差,于是便开始整天沉浸在幻想中,幻想自己多么厉害、多么富有,以此来弥补内心巨大自卑感。

  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独生子女,一直备受父母关注,上学之后,老师无暇顾及,他便通过扰乱课堂、搞破坏、殴打其他同学以此吸引老师的关注。本来可以通过遵守课堂规则、积极配合老师、认真听讲、努力学习等这些正确的方式获得老师认可,但这样的孩子对用这些方式获取优越感失去了信心和勇气,于是他们误入歧途,选择了看起来容易但却错误的方式。

  懒惰的孩子,似乎和我们前面说的“每个孩子都具有天天向上的心”有矛盾,实则不然,这样的孩子大多情况下正是在利用自己的懒惰来维持自我价值感和优越性儿童教育,正如我们老师和父母经常说的——“这孩子很聪明,就是太懒”,言外之意就是“如果勤奋,肯定学得比其他孩子还要好”,这就让孩子形成了虚假的优越感。事实上,懒惰的孩子心理很清楚,即便自己真的不再懒惰了依然追赶不上那些学习好的同学,于是他宁愿别人说自己懒惰,也不愿别人说自己无能,毕竟人们对懒惰这种品行的态度要比对无能温和得多。

  我们也经常见到这样的孩子,内向、自我封闭、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难道我们可以说这样的孩子仍然在追求上进吗?这样的孩子看似对优越感没有任何追求,事实上,这样的孩子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早已陷入错误的泥淖不能自拔,他们坚定地认为自己不可能通过正确的途径获得成功,所以他们就把自己封闭起来,给人一种冷漠、很酷的表象。在这种冷漠的外表下事实上隐藏着一颗极其敏感、脆弱的心,他为了避免自己脆弱的心遭受伤害,便用这种拒人千里的姿态把自己跟别人隔离起来,他所有的行为表现都是自我保护的铠甲。

  类似上述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自卑情结可以导致人格缺陷,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个人是否有自卑情结以及怎样的自卑情结来鉴别其人格的健康和发展程度。那些陷入自卑情结迷失在错误道路上的儿童,都是对用正确的方式获取优越感丧失了信心和勇气的孩子。我们常说的问题儿童,更需要老师和父母的鼓励和关爱,而非批评和惩罚。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儿童应对问题的方式判断孩子是否陷入自卑情结,进而通过防止儿童产生自卑情结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对于那些已经陷入自卑情结,用错误的方式追求虚假的、廉价的优越感的儿童,我们也可以想办法把他引导到正确的追求优越感的道路上来。在下一次的解读中,我们将探讨“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最后,给大家留一道思考题:判断一个人追求优越感的方式正确与否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你可以在留言区写下你的答案。(本文首发于微信公号:牟子坤家庭教育)

  【牟子坤简介】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家庭教育讲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卉贝艺术联合创始人,尚止家庭教育学院公益平台发起人,中小学教师,多家平台签约作者,致力于从事家庭教育工作,火狐电竞个案咨询累计达800小时。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牟子坤家庭教育(ID:mzkjt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