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狐电竞火狐电竞

欢迎进入火狐电竞!

咨询热线:400-123-4567

儿童教育回归教火狐电竞育常识 恪守教育初心——读《常识》有感

发布时间:2024-04-23 23:58:35

  火狐电竞app首页火狐电竞app首页《教育常识》一书购于很久之前,看过几页之后就束之高阁,案头蒙尘了。趁着暑假程老师组织的读书分享活动重拾此书阅读,竟沉浸于书中不能自拔。结合自己十一年的教育教学经历,书中的诸多观点令人震耳发聩,读后感悟颇深,获益良多,让在教育路上渐行渐远的我重新思考教学实践中诸多现象背后的真相,重新寻找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在自己在工作新起点上重新出发,遇见新的自己。

  教育是人类特殊的实践活动,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包括教师在内的一切教育者,活动的对象是人。教育既然是直面人、发展人的事业,因此不懂得人,就不懂得教育。教育常识的原点,就是人性常识,也就是对人的天性的认识。因此著作开篇阐述教育常识的根源就是人性常识,这是实施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接着阐释了教育的目的和价值,教育不只是理性知识的传授和堆积,更是学生灵魂的教育。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因此教育是深刻有力地的唤醒学生的灵魂,让其产生自我生长的力量,让其成为完整、健全、幸福的人,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书本还从教育实施者、教育对象、教育过程和教育内容几个方面阐述了应知应会的教育常识,让教师更懂得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事实性知识和道理,遵循教育的常理和自然规律,开展科学合理的教育活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同时丰富自我、浸润自我、提升自我和实现自我生命价值。

  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大学期间都接受过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对教育原理和心理机制有一定的了解,但仅存在于理论层面,进入中小学工作之后,如何将深奥的理论知识与工作中出现的纷繁复杂的学生现象建立关联,并运用理论解释行为背后的原因,这对中小学教师而言难度很大。以至于教着教着,走着走着,与正常纯真的教育渐行渐远,出发太久,行走太远,教育初心也日渐模糊。

  社会上弥漫着“教育常识”缺失和漠视的现象,部分教师对教育常识缺乏尊重和敬畏之心,对教育常识遗忘、忽视、违背和扭曲,教育过程中违背教育规律、令人心痛的现象屡见不鲜。让教育回归常识,以常识作为教育的基础和起点迫在眉睫,这既是社会对教育工作者的殷殷期待,也是为人师者的职责所在。鉴于此,《教育常识》一书值得所有的教育者阅读学习、领悟实践。

  知“人”才能“育”人。做事,需要掌握做事情的基本道理,才能把事情做好;做人,则需要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才能把人做好;育人,既要了解人的天性和发展规律,也要深谙教育的知识和道理,教师才能成教育之事。对教育最透彻的理解,往往浸润着对人性最通透的感悟。

  人有个体独特性的特点。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叶子,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即使是双胞胎或克隆人,外貌神似,性格品性却有差别,因此每个人在宇宙中都是独一无二的限量版。教师应该让每个孩子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意识到生命的弥足珍贵,在宇宙中都有存在的价值,都有发出属于自己光芒的权利和机会。因此每个人都可以底气十足的向世界宣告:我可能很平凡,但是我却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教师也应该认识到孩子的独一无二性,这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也是教育的终点。教师应了解孩子和尊重孩子的独特性,并用独特方式的爱去滋润每个孩子;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孩子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不同的教学内容,让课堂成为每个孩子汲取养分的沃土,而不是个别孩子表演的舞台。这与大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教育思想是一致的。教师还应认识到每个孩子的独特性都是平等的,不应存在独特性的高贵与贫贱、优与劣的等级划分,应以平等博爱的心态允许每个孩子展现和发展他的独特性,与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一脉相承。教育过程中,不管孩子的家庭条件是贫困潦倒还是富甲一方,无论孩子的资质是聪明伶俐还是愚钝无知,无论孩子是活泼开朗还是木讷寡言,教师都应秉持着包容、博爱的胸怀接纳孩子的一切,尽心尽力育好人。

  人有未完成性。德国大哲学家海德格尔告诉我们:“人始终是未完成的,这是人为之人的基本特性”。孩子考上高中迈入大学获得学位,诸如此类的过程只能说是完成了事情,但是不能说“成才”了,孩子依然存在着新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这为教育提供了可能,这也是教育存在的意义,教育就是在求证人性和生命的可能性,也是在引领和拓展这种可能性。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叶澜教授说过:“人永远只能自己活着”。当我们面对死亡时,不管内心如何恐惧慌乱也无济于事,没有人能替代我们死亡,只能自己默默承受;活着也是一样,没人能替代我们活,只能自己活着,这就是“人的主体性”的体现。人只有在自己经历体验过程中才能成长,生命才能生长,但是在生活中、教学中孩子被剥夺成长、生长权利的现象屡见不鲜。现在物质生活丰富多彩,孩子成长的环境远远优于以往,每个孩子基本是家里的心肝宝贝、公主王子,很多家长非常关注孩子的饮食起居,但是却忽略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例如洗碗扫地收拾房间这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家长常以孩子还小做不好不让其插手,表面看来家长代替孩子将活干完的确省时省力效果好,但实际上家长这种“善意的帮忙”剥夺的是孩子犯错误但能在错误实践中探索、进步、成长的机会;再如高考填报志愿时总会听闻一些家长凭借自己的了解和见识认为某些专业就业前景广阔、未来发展空间大劝说小孩修改报考志愿,更有甚者直接偷改志愿,导致孩子对所选专业缺乏兴趣、混沌度日,严重的抑郁自残,家长总是以爱孩子的名义独断专行地替代孩子做选择做决定,却不知道这是剥夺孩子自己做选择、掌控自己人生的权利,看似帮助了孩子,实际上造成的是“慈悲的伤害”;教师由于身份的特殊性和天然的优越感,易成为最容易替代别人做出选择的一类人。课堂上,教师总喜欢帮助学生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总喜欢用自己的答案代替学生的答案,用自己的思考代替学生的思考,殊不知教师的积极主动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发表自己的观点、发出自己声音的权利,最终培养出来的是没有自己独立思考能力和坚持己见独立人格、难以堪当建设国家社会的人,造成这一悲剧的正是承担着教育职责的师者。每个人的人生路只能自己选择、自己去走儿童教育,别人哪怕是父母也无法代替自己,因为自己的人生只能自己负责。教育,不是替代学生选择,替代学生思考,而是赋予学生选择和思考的能力,让他更好地“自己去活着”。教育的价值就是把人拥有的权利变成人的能力,把可能变成现实。

  人的生长遵循自然节律。植物的生长不仅需要阳光雨露、土壤养分,还需遵循自然生长的规律,任何违背客观规律的人为催化生长都将走向枯萎。人的生长如世间万物火狐电竞,也有内在的自然节律,任何违背规律的揠苗助长的教育方式将幼苗从土壤中拔出,过早暴晒于阳光之下,都将走向灭亡。人的生长就是需要的生长,人的需要是人性的一部分,任何以压制人的需要的管理和教育必将失败。生活中,很多家长害怕孩子对电子产品例如手机平板上瘾,因此采取禁止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方式,但我们却发现家长越是禁止压制,孩子越是对电子产品好奇入迷,家长在时听话懂事,家长不在时却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此种现象屡禁不止。其实家长违背了孩子需要的自然规律。孩子喜欢看电视玩游戏其实有满足内心好奇心的需要,有释放情绪压力的需要,当这些内心需要被压制时,就像一只充饱气的气球,总有爆破的危险。其实人的欲望和需求是推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内在动力。面对孩子的需要,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压制需要和欲求,而是如何将需要转化为孩子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将孩子不当的需求引导成健康向上的发展动力。

  知人懂人才能更好的育人,为人师者的职责所在,同时也是教师内在发展的向上动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在教学之路不断学习,持续探索教育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