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狐电竞火狐电竞

欢迎进入火狐电竞!

咨询热线:400-123-4567

教育常识教育孩子的常识十篇火狐电竞

发布时间:2024-01-19 02:19:32

  丹丹的爸爸是公务员,妈妈是小学教师,爷爷奶奶都是退休的大学教授,从一出生开始,丹丹便理所当然地身处知识的包围之中。

  “快跟奶奶到公园散步去!”刚从床上爬起来,奶奶就对丹丹说。“早晨公园的空气富含负氧离子,对人体可有益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主要是由氮、氧、二氧化碳等气体构成的,而人类的生存最离不开的就是氧气了……” 奶奶牵着丹丹的手,一路说着向公园走去。

  在公园里,奶奶边散步边向丹丹介绍各种植物的名称、特征,还趁管理人员不注意,采集了一些植物的叶子,准备给丹丹做标本。

  回到家里,妈妈已经将早点盛到桌子上,其中有一道菜丹丹特别喜欢吃。“这是海带,生长在大海里的,它是一种海草,营养非常丰富,含有大量的钙质。另外,它还含有多种稀有物质,比如铁……”见丹丹喜欢吃海带,丹丹妈连饭都顾不上吃,指着海带向丹丹介绍。

  “知道了,我知道了!”每次吃饭时,妈妈都这样唠唠叨叨,丹丹只好大声抗议。

  “这个字读‘富’,它可以组词为‘富有’、‘富贵’等,它的反义词是‘穷’,意思是……”一路上,丹丹妈不停地指着路边广告牌上的字教丹丹,丹丹的心思却完全不在这上面。

  下午,爷爷去幼儿园接丹丹,将她直接送到绘画老师家学绘画。之后,又带她去乒乓球馆练球。

  “上次教你直拍,这次再教你横拍的握法……” 爷爷是业余乒乓球高手,教丹丹绰绰有余。

  “别吵别吵,快来看新闻!你看,联合国正式做出反恐怖的决议了。丫头,你知道什么是联合国吗?”丹丹摇了摇头。 “爸爸告诉你,联合国是一个由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组成的最大也是最有影响的国际组织,它大约成立于……”丹丹根本听不进去,自顾自玩起奥特曼来。爸爸有点生气,瞪大眼睛:“你听不听,这是知识呢!”丹丹只好硬着头皮听下去。

  这个故事是“非常态” 教育的一个典型案例。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被家长们的教育重重包围的可怜的孩子,在大人们一路“追杀”式的教育中,她最后累得睡着了。从丹丹的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非常态” 教育的特点:

  无处不在。 家长们将“情境教育法”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生活中,任何一个情景,任何一个地方,都成为他们教育孩子的现场。

  无时不在。外出游玩、走在路上、走亲访友,吃饭睡觉……任何一个机会家长们都不放过。

  无人不在。 作为家里的独苗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每个人都对孩子的未来寄予厚望,逮到机会,都想对孩子教育一番。

  无所不包。知识的、道德的、礼节的、性格的、社会的……只要是孩子将来可能用得上的知识和内容,家长们恨不得能一下子统统教给孩子。

  阿典还是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可他已经认识100多个汉字,还会算数学题,无论走到哪里,阿典妈都会忍不住让他当着别人的面表演一番。阿典真的是识字和做数学题的小天才吗?原来,阿典还不到两周岁的时候,阿典妈就请了一个小学教师,系统地对阿典进行识字和算术训练。当别的孩子正在尽情玩耍时,阿典却在埋头苦学。

  感言:为了让自己在孩子的前途问题上吃下一颗“定心丸”,部分家长在孩子尚未具有学习某些知识或技能的能力时,就开始对他进行一些系统或正规的教育,比如,孩子在上幼儿园前,就开始教幼儿园里的课程;上小学前,就开始教小学的课程等。他们一厢情愿地强迫孩子掌握知识,忽略甚至完全不顾及这些知识或教育是否适应孩子的心理、生理发展水平。

  悠悠出生后,悠悠妈就辞职在家,一心一意照看悠悠。为了将悠悠培养成才女,妈妈制定了周详的培养计划,为她报了绘画、钢琴、舞蹈、礼仪、游泳等特长班。每天从幼儿园直接送到少年宫。星期天,妈妈还要带她去体育馆,让她感受运动员们的拼搏精神。在体育馆,记者找到了悠悠,她像一个蔫了的茄子,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感言:一些家长对孩子抱有过高期望,或出于自身生存的压力,希望孩子将来在社会上有更强的竞争力,或由于攀比、虚荣的心理,他们希望孩子能多掌握一些知识,在家长们的强迫之下,孩子无可奈何地变成了一台被动学习的机器。

  贺贺上幼儿园大班了,这学期班里开设了汉语拼音课,贺贺学得开心极了。贺贺的爸爸妈妈为了能让他学得扎实些,每天回到家里,总是不停地让他认读字母,还让他每个字母写10遍。贺贺很乐意地完成了任务。可是,他刚打开电视看卡通片,贺贺妈又要他将刚才写过的字母再读一遍,他只好耷拉着脑袋读了起来。

  感言:为了孩子把知识学得更扎实些,许多家长宁愿将自己的孩子看成一只“笨鸟”来教育,不断就同一知识点或教育内容进行强化教育,希望通过这样的刺激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

  罕罕的爸爸妈妈都是京剧迷,他们一心希望能将罕罕培养成为京剧演员。所以,他们将罕罕送到了一个京剧特长班学戏。从此,学戏便成了罕罕生活的全部,不但无缘上公园、游乐场,就连和小朋友们玩一次游戏,都成了非常难得的事。虽然,罕罕终于可以像模像样地唱一些京剧曲目了,但他的动手能力以及其他一些能力却明显要弱于同龄的孩子。

  感言:在孩子的幼年时期,家长是教育的主导,由于对教育的认识及侧重点不同,一些家长往往以培养孩子某一方面的能力来替代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特长培养,忽视全面发展的培养,如在家长中普遍存在的重智力因素的教育、轻非智力因素的教育等,这样的教育可能会使孩子某一方面的才能得到超常发展,达到家长教育的目的,但事实上,却是以牺牲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的。

  孩子时时刻刻都在以一双好奇的眼睛打量着外面的世界,因此,他们对于新鲜知识的接受是主动的,也是积极的。而“非常态” 教育的方式或内容大多超出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所能承受的范畴,而且为了将自己的教育推行下去,家长不可避免采取强制方式,久而久之,孩子必然会产生厌烦和抵抗情绪。

  据有关资料表明,大部分家长教给孩子的知识超前或超量,为了这些达到一定年龄就能够轻而易举学会的知识,孩子不得不花费全部的精力和时间,即使如此,他也难以掌握家长要求他学习的知识。这必然使孩子产生挫败感,并渐渐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长此以往,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并最终影响其良好性格及意志品质的形成。

  孩子的时间和空间,被家长粗暴地占用,强制性地用来教授他可能并不感兴趣、甚至无用的知识,孩子失去了时间自由和心灵自由,根本无暇去思考,他们的潜能必定在这样的过程中被扼杀。

  孩子的成长应当是各方面长期和谐统一的发展,而非某一方面或某一时期的超常发展。当一些家长在为自己“非常态” 教育成果感到欣喜和得意的时候,却不知,孩子正在以情感、社会性发展缺失作为代价。在家长“非常态” 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必定要为家长的短视行为付出长期的代价。

  一方面,家长的“非常态” 教育是以损害孩子童年的快乐时光为代价的,孩子对学习的反感往往会转移到家长身上,从而形成对家长的怨恨心理。有一位刚过了八级的琴童说,她最大的希望就是杀了苦苦逼她练琴的母亲。另一方面,对孩子“非常态” 教育的家长一般都会对孩子抱有较高的期望,一旦孩子不能达到要求,他们便会迁怒于孩子,进而对孩子进行更严格的教育,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了解孩子家长首先应当掌握处于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了解孩子的独特个性和兴趣爱好等,从而因材施教。

  明确目标早期教育应当注重孩子的全面和谐发展,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其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应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带有功利性。

  解放孩子 “非常态” 教育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孩子无时无刻不被家长的教育所包围,几乎没有自己个人的时间和空间。家长有责任也有义务创造条件促使孩子身心正常发展,但同时也有责任保留他们“固有的东西”,遵循他们成长的自然要求,让孩子在玩耍中思考、成长。(朱晓红 梁晓玲)

  科学、适时的早期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确实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要片面化、绝对化。比如:有人说,“孩子的早期教育没做好,孩子这辈子就完了。”还有人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等。这些观点都太绝对化了。人的成长和成功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许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不能说哪一阶段是最重要的,哪一阶段是不重要的。北大副校长陈章良7岁以前一个字都不认识,可他29岁就成了博士生导师。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说明片面地夸大早期教育的作用,是不科学的。

  严重的过度教育。目前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学龄前孩子除上幼儿园之外,还要上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和特长班。可以说,孩子从一出生就背上了沉重的学习包袱。其实,这样做不好,最好的早期教育是让孩子过得愉快,获得快乐。不能把学龄前儿童的时间安排得和上学的孩子一样,应该让孩子充分享受快乐的童年。

  复杂的知识教育。有人认为,早期教育的任务就是让孩子早识字,多识字,早学算术、外语等等,其实,这是不正确的。一个人发展的基础应该是全面的,不应仅仅局限于识字和算术等个别方面,如果过于强调某一个方面,比如说,过早地强化识字、强化学算术等等,必定是以牺牲其他方面为代价的。

  早期教育也不应提倡大量、机械地灌输抽象知识。早期教育的任务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二是学好语言;三是丰富感性知识,掌握生活常识。进入小学,孩子再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也不迟。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具有各自的特点,有着各自的优势,它们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互补的。这就决定了单靠发挥一个方面的作用都会有缺陷和不足,必须采取多种科学而又恰当的方式对二者进行整合,才能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家长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基石,家庭环境对孩子的人格塑造、性格形成、健康心里的培养、良好素质的提升都至关重要,因此学校的教育教学的活动过程应将家庭教育纳入整个过程来管理,让家长也成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分子,与孩子共同学习和进步,从而让老师与家长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使三者成为一个整体、一座桥梁。

  面对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困惑,教师和家长都在积极地寻求一条有效的途径,教师和家长都希望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来改善孩子所面对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通过减负、减压的方式来促进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我将通过以下几点来阐释如何有机的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情商教育涉及到了情绪控制、沟通能力、交际能力、理解力、问题处理能力、换位思考等众多方面,然而这些情商的能力又将影响到孩子整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其影响程度高达80%。在学校、家庭中孩子不是以个体的形式存在的,他们都以群体的形态存在而且会受到群体的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会随着群体意识的改变而改变,如果孩子的情商较低,那么在处理来自各方压力问题的时候会显得无奈,继而出现不合群、孤僻、冷漠、不善沟通和言谈。但目前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过程中,老师和家长更多的集中在孩子的智商教育,而忽略了情商(EQ)教育,教师迫于学生的升学率和合格率无形中给学生增加压力;父母出于对孩子的较高期望无形当中也增加孩子的压力;除了来自教师和家长的压力外,学生还必须承受来自班内学生个体间的压力。因此,学生们相继出现高智商低情商的情况,学生在离开校园生活后较难适应社会生活,所以从孩童时期开始教师和家长都应重视情商教育,要使情商教育(EQ)自然的融入到教学过程,教师和家长都应不断地学习关于“情商”(EQ)的相关知识,教师和家长还应长期主动的沟通,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快速有效地解决实际和潜在的问题,同时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发现孩子身上的细小变化,正确引导来帮助孩子处理出现的问题,从而不断来提高孩子的问题处理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等。

  提及“健康”教育,更多的教师和家长都会采取积极的回避态度,虽然也涉及到“性”知识教育,但其实“健康”教育涵盖的内容面很广,包括:情感教育、心里健康教育、青春期生理健康常识等。青春期的孩子好奇心强,对所有事情都想弄个明白,如果教师和家长都回避来自健康教育方面的问题,在某个层面对孩子来说其实是一种误导和诱惑,只有正视“健康”教育才能避免误区的发生,才能把看似的东西变成开放的秘密,减少孩子对的探究,让孩子对“健康”有一个正确认识。提倡可通过阅读一些非常好的情感读物、观看具有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让孩子对情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通过人体科学的讲解使孩子正确理解正常的生理变化。

  逆反心里是指个体非常看重自己的自由感和自我效能感。表现在学生身上时,如果压力非常明显,以至于威胁到个体的自由感时,他们常常会反抗。孩子通过做与父母要求相反的行为来证实自己的自由度和独立性。

  能引起教师和家长注意的是,孩子需要一个宣泄情感的空间,需要自己的个人空间,所以当问题孩子普遍存在的今天,教师和父母不适合采用批评、责骂的方式来处理孩子的逆反问题。聪明的教师和父母通常不下命令,而是让孩子自己选择,让他们体会到为自己负责。例如,校讯通业务作为教师向家长告知学生学习情况的载体,做到学生作息时间的告知、考试成绩的告知、学习近况的告知等,其实它是学校与家长沟通的一个媒介,但在学生看来,校讯通业务扮演了“告密者、监视者”的角色,学生抱着排斥的态度无意中会增强孩子的逆反心理。所以,家长在接到来自校讯通的信息告知时,尤其是与学习成绩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应附加一些分析情况,建议家长通过与孩子的沟通来引导孩子,拒绝采用打骂、责备的方式来处理,减少孩子的逆反态度,让老师和父母都成为孩子可信赖的朋友。

  青少年不是能够独立的个体,他们生活在群体中,会受到群体意识的影响,他们希望得到认可,也希望归属于某一个群体,所以从众是最好的选择。从众行为有正面和反面的作用,所以当孩子有从众行为,且负面作用大于正面作用时,作为教师和家长应适当的学习一些关于流行文化和个性文化方面的知识,关注孩子心理的变化的同时,通过与孩子进行开放式的聊天来正确引导孩子做出积极的、正确的选择和决定从而减少他们的从众心理。

  角色通常按照某种关系成对出现比如父母和孩子、丈夫和妻子、老师和学生、医生和病人、雇主和雇员、警察和市民。无论处于哪个角色更多的时候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考虑,因此,老师、父母、孩子在做出任何行为时都是以自己的标准来判断和判定自己的得与失、对与错,往往忽略了对方的真实感受使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产生。大部分的冲突和争论都源于人们过于关注自己的意见而不去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

  现实中,父母总是为孩子获得的成功而感到无比的骄傲,也为孩子的失败而感到内疚、羞愧。人们很容易因孩子的美德而赞扬其父母,因孩子的恶习而批评其父母,教师也亦如此。常此以往,教师和学生、家长和孩子都会相互指责,抱怨,把问题推向对方。角色互换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对方。例如,针对父母和孩子的角色互换可通过一些有助于良好沟通的亲子活动的开展来实现角色的互换。如开展角色模拟表演、体育竞技等活动,让彼此都站在对方立场来思考问题。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单靠学校教师或家庭内的父母已无法满足,教师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从多角度出发,注重孩子的情商教育,正确认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站在不同的角色位置来理解彼此,通过孩子的行为举止分析他们的心理。因此,要对孩子进行干预,最好瞄准整个学校或街坊,而不只是独立个体。教师教育和父母教育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在整个教学链中他们起到互补的作用,就像鱼和水的关系,只有将两者有机的融合,才能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减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摩擦。

  [1]张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3.

  以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现状及特征为切入点,结合赏识教育理论在音乐教育中的优势,贯穿完整的音乐活动过程,提出当前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中,渗透赏识教育实践策略:提高赏识教育意识,创建快乐音乐教育氛围;增强教师音乐素养,保障赏识教育全面渗透;创建民主音乐活动环境,推进赏识教育深入开展;丰富音乐教学活动,因势利导赏识教育运用;开展家园共育,发挥赏识教育可延续性。

  近年来,随着国家各项针对性政策的落实,幼儿园课程改革得以快速推进,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中重要的课程之一,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实际教学中,幼儿音乐教育普遍存在缺乏自主性、追求技巧培养等弊端,导致幼儿不仅达不到审美教育的目标,更失去了音乐学习的快乐,这与纲要的方向背道而驰。“赏识教育”虽然在国内目前并无学术定论,但不论意识领域或行为习惯,赏识教育强调的对儿童心灵和行为的快乐关怀正是当前素质教育的根本,亦是我国幼儿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却缺失严重的一部分。中国文化中自古便有“棍棒底下出高才”,“严师出高徒”等强调严肃教育色彩的文化烙印,也同样具有赏识教育的影子,如明代教育家王明阳提出:“今教童子,必使之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己。”至今,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南京)赏识教育研究所所长周弘已将赏识教育提高到理论高度并进行有效实践。他认为“赏识教育是接受最为广泛让父母孩子都学会翘起大拇指的教育;赏识教育是家长快乐地教、孩子幸福地学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孩子学会赏识目光看世界,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孩子热爱生命,热爱时代,热爱大自然的教育。”[1]音乐教育作为幼儿启蒙教育,在其中渗透赏识教育“以人性为基础”的核心,可以帮助幼儿在音乐启蒙教育中发展个性;赏识教育强调的“教师与儿童相互激发与激励的状态下实施教育”的形式,可以更充分的培养幼儿自主形成审美意识,增强音乐表现力;赏识教育着眼于“自我教育、终身教育”目标,亦与幼儿园音乐教育建立终身良好的音乐兴趣相一致。因此,在当前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教师应多运用赏识教育。然而,通过实践调查教育常识,不难发现幼儿园大班幼儿音乐活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其与大班幼儿开始建立一定的自我意识和批判思想、进入了幼儿园阶段的叛逆期密不可分,同样也与教师实施策略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紧密相关。因此,当前局势下分析现状进行音乐活动赏识教育的对策研究,不失为促进幼儿园音乐教育健康发展的有益尝试。

  奥尔夫曾提到:你们的学生当中将来当音乐家的毕竟很少,很多孩子将来只是听音乐的人,所以,音乐教育的任务应该是为众多的那些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着想,帮助他们使他们参与音乐活动,成为音乐的欣赏者,从中得到乐趣,同时,又要为那些将来从事艺术事业的孩子打好一定的基础,音乐教育具有这样的双重任务。[2]这与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目标相一致,“音乐艺术家”在社会群体中只是一个小部分,教师运用赏识教育理念为幼儿创造一个有爱的音乐教学环境,对幼儿积极肯定,让幼儿体会到成功和快乐,帮助幼儿提高,这才是幼儿音乐教学活动的真正意义。在前期调研中幼儿园大班教师对赏识教育在理论上多仅止步于望文生义,对于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和应用策略,没有建立深刻的认识。在实践教学中将赏识教育运用其中的非常少,实践教学中由于音乐活动中气氛一般比较活跃,为了保持课堂秩序,表现良好的幼儿教师会给予一些言语上的鼓励,而对于破坏课堂纪律的孩子,要么直接拉出来批评,并警告其他孩子以此为例不准再犯,要么听之任之,前提是只要不影响到其他幼儿。赏识教育面对的幼儿不应该是表现优秀的,更应该是内心想要吸引注意的“捣蛋”孩子,因此,提高赏识教育全面化教育意识,是创造快乐音乐教育氛围的根本。爱丁堡大学教育心理学马丁教授曾经做过一个经典实验:在一所学校中,他把一批能力相当的孩子随机地分成了两组,分组完毕后,他告诉老师:第一组在智力、能力和品质高于第二组,随即离开。一个学期后,马丁教授再回到学校,发现第一组的成绩和各项考评都优于第二组。后来这个实验组又经过几组实验,同样被证明了这一原理。这一案例是关于赏识教育的一个经典案例,马丁教授的随机抽取安排的两组孩子,只因给老师的暗示不一样,最后差别甚大。可见,在教育教学中适时的给予学生积极暗示能有效的帮助学生能力的提高。可见,在幼儿园中这一理念也同样适用。人性的本质中就渴望被赏识、被理解、被爱,如果在幼儿园中营造丰富的赏识教育氛围,在这种积极肯定的环境下,不仅是幼儿,教师也同样会受到渲染和鼓励。幼儿园中,很多教师因为受教育的背景不一样,基础有差别,针对很多教师对赏识教育不了解的情况,管理者可根据基本情况帮助教师再学习。如:请相关专家在园中开展赏识教育理论讲座;组织教师视频学习;订阅相关杂志报刊阅读;开展相关主题活动相互探讨学习。日常管理中,教育管理者敏锐的捕捉到有利于幼儿发展、有利于幼儿园整个环境发展的赏识教育信息,敢于实践和创新,创设全园快乐音乐活动氛围。

  赏识教育方法的应用,具体可归纳为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信任孩子、欣赏孩子、激励孩子、宽容孩子。这些教育方法是建立在对幼儿的充分了解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之上,随着当前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幼儿不仅接受幼儿园课堂音乐教学,有许多孩子都接受一定的社会音乐培训,基本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也具有了一定音乐评价能力。传统的教师教幼儿学的音乐课堂已经不能满足这些孩子们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告诉他“你很棒”更需要指出他“哪方面棒”,这就对教师的音乐素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幼儿音乐教学活动内容主要分为唱歌、韵律活动、打击乐演奏和音乐欣赏活动。[3]教师要从自身出发,从各个方面来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在唱歌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唱歌技巧,幼儿期的孩子们各项肌能都处于成长的关键期,教师要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和声音辨别能力,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的唱歌习惯。同时,在唱歌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帮助幼儿掌握咬字吐字的技巧,在愉悦的唱歌活动中,也帮助幼儿训练了语言能力。韵律和打击乐活动都是从训练幼儿节奏感出发,从肢体和乐器方面加以训练,所以,教师首先要具备表演和器乐演奏的基本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准备生动的表演会具有极大的感染力,能大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音乐欣赏活动是让幼儿通过倾听音乐作品,对音乐作品的内容进行感受、理解和鉴赏的活动,要能帮助幼儿欣赏音乐,提高审美能力,教师首先就得具有较高的欣赏水平,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幼儿根据音乐作品展开联想和想象,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时代火狐电竞在改变,社会在进步,要想一劳永逸在当今社会中发展是很难的,不论是理论还是技能,幼儿教师也要永无止境地学习和完善自己才能与时俱进。当今先进的幼儿音乐教学方法越来越多,教师自己要能有扎实的基础才能根据教学情况有效地利用和整合外来优秀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幼儿更喜欢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教师。在每年大中专院校学生实习期间,幼儿对来的每位新面孔老师都很热情,基本每个孩子都愿意与她们交流,讲述关于他们自己有趣的事情,他们并不把这些学生当成老师,而是一位能无话不谈的好姐姐或好哥哥。这些实习生在上课时,课堂气氛虽比主班老师混乱了些,但是孩子们都积极配合,有提问都能思考回答,在民主的音乐活动环境中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一些控制欲较强的主班老师的课堂,在这些课堂中孩子们就乖巧的像只小绵羊,没有人说话,课堂纪律非常好,然而,这也就失去了音乐教学“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要求。访谈中在和C老师交流时,她说了这样一段线年了,但到现在我都还很困惑如何去上课,你问我了不了解赏识教育,我觉得我连幼儿都还不够了解,每次上课(孩子们)都不能安静,小孩注意力又不能集中,要是有个哭的,天哪,能带动好几个一起哭。我也会经常刻意的去夸赞他们,但是夸多了,小孩子们都也不稀罕了。孩子的个性差异太大,啥教学模式都不行,你说的这“赏识教育”估计也是不行的C老师这样的情况虽不是每个老师都遇到的,但是这种师生关系确实是经常有的,教师的成人世界总是不能和孩子的世界相融合,教师和幼儿不能有效的沟通,也不能了解幼儿的内心想法。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教育管理学科规划副组长、国家教育局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吴椿先生在为《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写的特稿中提出:“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效果,甚至为教育成败的关键。教师有什么样的学生观,就会对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它不仅影响者教育的效果,也影响着学生的发展。”[4]一直以来,教师的角色都是学生的导师、引路人,孩子们耳边一直被叮嘱的都是“要好好听老师的话!”,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远没有达到民主平等的水平。而赏识教育不仅提倡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差异,在理念上也倡导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居高临下地看待学生,而是学生的朋友。[5]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幼儿需要在老师的赏识中感受到尊重和自由,能树立自信,师生平等相待,民主友好,这样才能创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活动氛围。案例1:在一节打击铃鼓、三角铁、碰铃等乐器的音乐活动课上,当孩子们掌握了演奏方法,在我的琴声伴奏下进行表演时,突然响起了一阵“咚咚咚”声,我抬头一看,原来是总被老师们提及的“坏孩子”小龙,他正用两手大力地拍着桌子。顿时,其他孩子都哄笑起来,有的也学着他的样子,用力在桌上拍打起来。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我正想狠狠批评他,突然转念一想,控制了自己的情绪,于是我做了个“嘘”的手势,这时很多孩子都安静下来了。“小龙”我叫他并请他站起来,小龙以为我要批评他突然害怕起来,我微笑着摸了摸他的头,问他:“你刚才为什么拍桌子呢?”他轻声回答说:“我,没有乐器。”原来,因为乐器只有十套,我就把它们分配给了几个节奏感好的孩子,以便他们能带领其他孩子。我接着又问:“小龙,那你想用桌子表演什么乐器呢?”“铃鼓。”“你能给大家表演一下吗?”我顺势做了个开始的手势。他有些胆怯,我鼓励的看着他,并向他竖了竖大拇指,这下他就放心大胆的表演了,表演出乎意料的好!我让全班孩子用热烈的掌声给予他表扬,接下来一些孩子使用乐器,另一大半没有轮到乐器的,都用自制的“铃鼓”,孩子们很开心,敲了个不亦乐乎,整节课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6]上一案例中的这种情况是我们在教学活动中经常看到的,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经常采用的是教唱的形式,偶尔拿出一些乐器时,孩子们会感到非常新鲜,这时课堂的秩序就会很难掌控,老师经常也都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案例中的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典范,当她看到调皮孩子小龙又在捣乱时,她选择了轻声询问缘由,这才发现小龙之所以捣乱是因为他没有拿到乐器。这位老师于是趁热打铁让他就用桌子当乐器表演,没想到孩子竟然“表演出乎意料的好”,对于孩子和老师来说这都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幼儿情绪的主导者,如果教师用赏识的眼光去注视每位幼儿,给他们真诚的爱,激发幼儿的主体情感,让幼儿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就能营造一种愉悦、宽松、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也达到了音乐教学情感教育的根本。

  现今,虽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铃木音乐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风靡,很多教学专家也根据国内的概况进行引用,然而也出现了许多水土不服的现状。是不是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或理念放之四海而皆准?答案一定是否定的,那么赏识教育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也一定有其发挥优势和略显牵强的时候,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避免出现“鸡肋”效应,需要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合理使用赏识教育。

  很多幼儿教师都困惑如何能将一节音乐课上活起来,访谈中C老师说:“每个周我们都有活动主题,但是,这些主题下能教学的东西就书上那么一点,孩子们的技能水平又有限,怎样找素材呢?”赏识教育要求教师都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就是要教师能从幼儿的世界里观察事物。案例2:今天课间休息时,我坐在电钢琴边看孩子们活动,一不小心就按到了电钢上的音乐欣赏键,这时电钢突然很大声的播放了《命运交响曲》,吓得我和孩子们都一大跳,孩子们先是愣住了,随后几个活泼一点的孩子便随着强烈的节奏跳动火狐电竞起来,这时,班上很多孩子都开始有节奏的跳动。我突然想,这不就是一节很好的音乐课素材吗?于是我特地找了几段风格各异的音乐,上了一节音乐创编课,由孩子们自己听音乐跳动来创编舞蹈,这个过程中突然感觉每个孩子都有优点了。这位教师课间的一个小插曲,却意外从中找到了音乐课的教学素材,从而投其所好的将其设计成一节有意思的音乐创编活动。也正是由于前期把握住了孩子们的兴奋点,才致使这位教师能在后期的教学中使用赏识教育恰到好处,而不会显得做作。

  M.S.斯特娜认为:“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人才,首先就是要信任他,这是教育的第一步。信任孩子的能力,信任孩子的才华,信任孩子的品德,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走好人生的第一步。”[4]音乐是表演的艺术,孩子们需要感受音乐的同时,更需要表现音乐,而表现音乐的前提在于其有充分的自信,这就需要教师在其中发挥赏识教育的优势,多给予激励。周弘曾说:“不是聪明的孩子被夸奖,而是夸奖使孩子更聪明。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场合,可以无中生有,小题大做,无限夸张,以唤起孩子的自信心。”[7]教师在音乐课时,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孩子们都不敢去表演表现,这时,如果老师能及时发现幼儿的犹豫,放大孩子的优点,这会帮助孩子找到信心,从此更加喜欢表演。案例3:小建是今年才来到我们班上的,因为之前在乡下从没上过幼儿园,父母又在外面忙于生计无暇顾及,所以很多方面和班上其他小朋友都相差甚远。有一次上唱歌课,歌曲学会后,我请幼儿单独地站起来把歌曲演唱给大家听,先后有几个孩子演唱完毕,我意外地发现小建也举起了手,于是我立刻请了他,在钢琴伴奏下他演唱完了整首歌,唱得还真不错,天生的一副好嗓子,表情自然,也没出现节奏上的错误。但在演唱的过程中却不时惹来同学们的嬉笑,小建的脸上也不时地尴尬起来。此刻,一个念头在我脑海里闪过:决不能让其他小朋友继续对他有歧视的看法,长此以往,这将对他今后的人生造成消极的影响。于是,我立刻当着所有小朋友的面表扬了他,说他今天很勇敢,不仅歌唱得好,表情也好,还要求小朋友们向他学习,并以掌声鼓励。这样一来,很多小朋友向他投去了羡慕的目光。从此,小建几乎每一节音乐课都能主动地举手参与到活动中。正如达尔克罗兹所说:“所有的人在音乐上都是有天赋的。”而这些天赋常常是在嘲笑和讽刺中被抹灭的,因此,赏识教育对幼儿音乐自信力的培养以及发展幼儿音乐能力都是良好手段。

  由于幼儿园教育并非选拔式教育,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对于幼儿的评价,便可以脱离传统甄选评价的弊端,将评价作为观察幼儿发展的手段,进而合理调整教学,达到促进幼儿发展的目标。课后的积极评价会使得幼儿在学习中更具积极性,这是由于幼儿喜欢被人肯定,常常不是由于其虚荣心使然,而是出于其自身社会价值认同感的提高。在积极的评价中感受到社会对其的认可,这能促进积极行为的产生,进而产生赏识教育的良性循环。不论是课堂上老师的评价,还是回家以后父母的评价,我们首先要给予幼儿的是“我能行!”的信念,一句鼓励,一个拥抱,给予孩子信心相信自己还能做得更好。越是表现的不好的孩子,教师更应该予以重视,家长更应该对其鼓励,通过“小题大做”以达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目的。观察中,当家长来接孩子的时候,老师说一句,“今天,某某音乐课上表演得非常好”。孩子回家后会持续与家长进行一些相关的音乐活动,这样不仅能促进幼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也能达到了提高幼儿音乐能力的目标。

  孩子在幼儿园的时间有限,家庭和社区教育的影响不容小觑,当前鼓励的家园合作方式在幼儿园音乐活动进行赏识教育过程中同样意义重大。合理有效的方式,能促进幼儿园赏识教育的进行,而放任自流或背道而驰的方式则会使学校赏识教育功亏一篑。

  很多家长对幼儿的家教方法缺乏科学性,比较随意,对于赏识教育,目前多是进行盲目的鼓励,最后造成幼儿音乐活动中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协作精神。为了让幼儿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幼儿园可以利用各种和家长交流的途径来传播赏识教育理念,如:家长会上将赏识教育作为一个专题来讨论;在家园练习册上设立专门知识版块来宣传;在幼儿园的网站上设立主题版块等等。这能帮助更多的家长了解并运用赏识教育。

  我们很多家长看似爱孩子,但爱的方式却是有问题的,正是因为这样,家长更应该学会赏识孩子。在孩子一天的学习之后回到家,家长所做的不应该是一味的给予孩子充分的物质满足,而是从老师那了解到孩子一日的活动情况,配合老师正确的施以赏识教育,给予孩子尊重和信任,并指导幼儿主动发展,从而全面满足幼儿物质和心理上的需求。赏识教育是回归人性,回归自然的教育,要求家长以人为本,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创设轻松、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使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幼儿园周围的社区是幼儿十分熟悉的地方,社区的文化能对幼儿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不论是对幼儿园还是幼儿家庭,社区所起到的桥梁纽带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所以,为了能让幼儿所处的环境不脱节,社区应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协助幼儿园和家长开展相关赏识教育的活动,如:开展赏识教育专题讲座;以社区为单位开展主题亲子活动;在社区宣传栏上设立赏识教育专栏等等。让赏识教育深得人心,融入幼儿的学习生活中。幼儿园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社区的支持,赏识教育的有效深入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只有营造丰富的赏识教育氛围,幼儿才能在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一路向前。

  “赏识教育”是众多教育方法中的一种,而绝对不是教育方法的惟一,也不可能完全适用于个性各异的所有学生,孩子是需要赏识的,但赏识要有节制,要有原则,要有具体目标,否则“赏识”就是一种让人上瘾的,单纯的赏识将造成教育的灾难。可见,赏识教育只是一种理念,在幼儿音乐的教学过程中,科学的融入赏识教育,多有裨益,但若成为鸡肋却可将其弃之,因此,探索赏识教育在音乐教育中有效运用之路任重而道远。

  [1]张振文.探讨赏识教育对中职生的重要性[J].职业教育研究,2011(10).

  [2]司丁列.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之我见[J].音体美园地,2012(1).

  [3]黄瑾.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崔学泓.赏识教育初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312.

  [5]周菊芳,周亮.浅论赏识教育进课堂之十大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05(9):50.

  赵忠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社区与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1980年开始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我国著名的家庭教育研究专家。《中国家庭教育》杂志主编,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兼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学术委员等职。我国第一位家庭教育研究生导师,中国当代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近年来,不少年轻家长越来越重视子女的早期教育。这本来是个好现象,然而,由于家长们在孩子早期教育方面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缺乏科学性、合理性,致使有些家庭的早期教育步入了误区。那么,究竟该怎样看待早期教育、又怎样进行早期教育?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记者请教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的家教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家教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赵忠心。赵教授的解答也许能为一些家长指点迷津。

  记者问(以下简称问):近些年来,有人把早期教育吹得神乎其神,个别城市甚至有人挂出了“神童教育”的牌子,再加上有些媒体的炒作,于是,给不少家长造成误导,使他们也信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作为家庭教育专家,您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又怎样评价早期教育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赵忠心答(以下简称答)年轻的父母们应该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什么样的早期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育都是有利的。确切地说,科学的、适时的早期教育是有益的;不科学的、任意超前的早期教育不仅无益,而且还是有害的。比如:有人说,“早期教育没做好,孩子这辈子就完了。”这种观点太绝对化。人的成长和成功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许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的成长和成功就是这些不同的阶段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不能说哪一阶段是最重要的,哪一阶段是不重要的。应该因人而异,有的人早期教育很成功,但也不见得今后就一定能成功;有的人早期教育不够成功,但是也未必就影响这个人以后的成功。北大的副校长陈章良7岁以前一个字都不认识,可他29岁就成了博士生导师。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些事实充分说明了片面夸大所谓早期教育的作用,是不科学的。

  至于“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比如,长跑时,如果起跑慢了那么一两步、两三步都是没有关系的,关键是中途要有实力,有冲劲,最后那一两百米能够很好地冲刺。正如跑马拉松,开始慢一点不要紧,在漫长的跑道上还有很多可以获得成功的机会。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也是这样,把人的成长过程看成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正是“早期教育决定论”的错误所在。

  问:目前,有不少家长都把早期教育理解为“超前教育”,请您谈谈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答:“超前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将教育大大提前:主张让孩子在3岁以前,掌握3-6岁的知识,3-6岁学小学的课程,小学时学中学的课程,中学时学大学的课程。这种教育对个别儿童有可能适应,而对绝大多数儿童来说却不一定适应。

  当前,在早期家庭教育中,确实存在“越超前越好”的倾向。有的省市《家庭教育大纲》甚至把“超前性”作为家庭教育的一个教育原则提出来。一些商家也迎合某种不正常的心态推波助澜,鼓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于是,在早期家庭教育中就出现了任意超越儿童年龄发展阶段的“超前教育”,“超早期”进行一些行为能力训练,“超早期”进行智力开发。比如,在孩子能力还很差的时候就进行某些“高难”动作的训练,刚出生几十天就教孩子练“迈步走路”;刚刚学会说话,就教孩子背唐诗、学英语;在孩子两三岁时就把小学的算术、语文课本拿来教孩子“攻读”;有的人甚至主张把小学要解决的问题提前到3岁,做到“0岁识字,3岁扫盲”等等。我认为,儿童从0岁到6岁之间,是身心发展相当迅速的时期?但要促使其发展,是有条件的。按照美国著名儿童学家格塞尔的思想,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成熟”,一个是“学习”。在两者之中,他是更看重于“成熟”。

  早期教育是一种非正规教育,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不能跟学校教育即正规教育相比。幼儿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也是一种非正规教育,不能把教育过早地正规化。幼儿园教育,孩子从小班到中班,再从中班到大班,是无需考试的。孩子到了某一个年龄,就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相应的班,这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进程,我们不能违背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对孩子的教育要坚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

  问:除了一些家长急功近利,将早期教育变成了“超前教育”,您认为目前在早期教育方面还存在哪些误区?

  严重的过度教育。目前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学龄前儿童除了上幼儿园之外,还要上各种学习班和特长班。可以说,现在的孩子从一出生就背上了沉重的学习包袱。其实,这样做不好,最好的早期教育是让孩子过得愉快,获得快乐。因此,一定要让孩子有剩余的精力,让他们充分展示爱玩的天性。不能把学龄前儿童的时间安排得和上学的孩子一样。教育过度,肯定会适得其反。孩子在这个阶段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要让孩子过早地背上学习、生活的十字架。我们要让孩子充分地享受他们的快乐童年。

  复杂的知识教育。有人认为,早期教育的任务就是让孩子早识字,多识字,早学算术,早学外语等等,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我觉得,不论是识字,还是算术,都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础,而且这个基础应该是全面的,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强调某一个方面,这样做,必定是以牺牲其它方面为代价的。另外,早期教育还存在重智轻德;重视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重视特长发展,忽视全面发展;重视知识,忽视能力;重视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重视营养保健,忽视体育锻炼等误区。

  问:既然早期教育不提倡大量地、机械地灌输抽象知识,那么它的主要教育任务是什么呢?

  答:我认为,早期教育的任务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二是要学好母语;三是丰富感性知识,掌握生活常识。到入小学之后,孩子再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

  在学龄前阶段,最主要的是要让孩子掌握生活常识,这是直接经验。上学之后读书,书中讲的就是间接经验。所以用认识论的观点来看,要想掌握大量的间接经验,首先应该掌握大量的直接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间接经验。生活常识就是感性知识,只有感性知识越丰富,将来学书本上的理性知识时,才能有更好的理解力。书上的知识不能死记硬背,要靠理解来记忆。所以过早地让孩子读书或识字,甚至大量灌输一些抽象的知识,而不是先丰富孩子的感性认识,这实际上是违背认识论的。最终也是行不通的。

  我的女儿刚两岁,她乖巧懂事,而且对图画挺感兴趣。一有空,我就领着她满家属院“疯玩”,玩累了,就给她讲讲故事,看着她满地涂鸦。可是我父母非常反对我的做法,多次要我提前教孩子认字、识数、背古诗。我该如何做呢?

  你父母的要求并不正确,科学地说,受儿童的年龄和各方面发展水平的制约,早期教育不能任意地超前,超前一定要慎重。正确的做法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教给孩子相应的能够接受的知识。而人为地强化,不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学来的知识,是不扎实的,也会有许多漏洞。

  美国儿童学家格塞尔有一个很著名的实验,就是“双生子爬梯”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一对双生子中的一个从出生后48周起,每天做10分钟爬梯训练,连续6周。到第52周时,他能熟练地爬上5级楼梯。在此期间,另一个孩子不做爬梯训练,而是从53周时才开始进行爬梯训练。但到两周以后,这个孩子不用旁人帮助,也可以爬到楼梯顶端。

  格塞尔的这个实验表明,儿童的成长是受生理和心理成熟机制制约的,人为地任意提前训练,效果不见得更好,不见得有那个必要。不仅没有必要,还会给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负担,弄不好还可能影响儿童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我们社区附近的两所小学都是全市一流小学,家长们为了让孩子入学后在学习上能显山露水,往往在孩子入学前就开始灌输大量的小学知识。我们这样的教育科学吗?

  家长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将来进入小学以后,学习起点比别人高,能在学习的竞争中占有优势。提前进行教育和训练,可能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占有一些优势。但很可能只是一时优势,不见得能一直保持下去。

  对此,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做过的一个实验:把175个孩子分成两组,一组由父母按照一般条件进行教养;另一组则从3个月开始,就提前进行早期教育。之后,每15个月测验一次。他们发现,接受超前教育和训练的孩子智商平均高出15点。然而,并不能以此得出这种早期教育的优势能一直保持下去的结论。因为有些拥有这种优势的儿童,在进入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逐渐地丧失了优势;而接受父母循序渐进教养的孩子,通常都赶了上来。

  上述实验告诉我们,进行超前教育和训练的人,自认为进行超前早期教育就一定会“早出人才”,出高水平的人才。这仅仅是一种良好的愿望,是一种推测而已。

  我和两位朋友都是同一年要的孩子。现在三个孩子都上幼儿园大班,他们两家都在教孩子小学知识,此外,一个在学电子琴、一个在学打乒乓球。由于我们夫妻俩都在工厂上班,不知道咋教孩子,只能靠幼儿园里教点东西。一想到孩子的未来,我非常后悔没抓住他前两年的学习时间,我该怎么办?

  其实,你没有必要自责。作为家长,一定要明白:一个家庭一个背景,一个孩子一个特点,必须因人而宜,因材施教。适用于一切家庭、一切家长、一切孩子的“绝招”肯定是没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只有明白了这些道理,家长才能够把握好早期教育的方向和方法,走出早期教育的误区,陪伴孩子度过快乐的童年,为孩子漫长的人生征程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过早地灌输书本知识,孩子往往都是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的,这样一来,势必会扰乱今后正常的学习。你想想,全世界的小学都是6、7岁上学,最早也是5岁半上学,为什么都定在这个时间?说明人只有到了这个时期,才能学习间接经验,才能掌握理性知识,再早了就不行。也许个别人可以,但多数都是不行的。

  1、过分依赖学校。确实,农村孩子的家长文化程度较低者居多,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课程不断修改,作为老师都还需要终生学习,大多数家长无法辅导自己的孩子,特别在书本知识方面的学习,这原本属于正常的事,但不正常的是:家长们把教育简单地理解为教授书本知识。所以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已成为多数农村家长所持观点,从而忽略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在心理上的要求。许多家长认为“病要大夫看,孩子要教师教”,他们只负责从经济上、生活上满足子女的需要,而教育的责任在老师、在学校。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一致,不同步,家庭内部教育意见也不统一,使孩子无所适从。有的家长甚至认为:树大自然直,人大自然懂事,只需要生养,不需要教育。

  2、溺爱型教育方式。对子女过于溺爱,事无巨细家长一概包办,不让子女做一点家务事,唯恐孩子遭受挫折、委屈,致使孩子成了“温室里的花朵”,缺乏体验生活、锻炼意志的机会,也缺乏生存能力,无形中给子女埋下了只会享受的种子,等到将来步入社会,他们就只会索取而不愿奉献。

  农村家长受教育程度不高,特别是那些老年人,绝大多数是文盲。因此,无法担当起家庭教育的重任。在孩子学习方面不能提供任何帮助。再说,这一代老人在教育方式方法上都比较落后,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有些父母把孩子托给亲戚朋友来监护,尽管亲戚朋友对孩子非常关心,但他们的关心也主要体现在物质上,而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却较少关注。这样极易形成孩子的我行我素和任性的心理行为特征;还有一些父母因受各种因素的限制,把孩子留在家里让孩子自我监护。因未成年人的自控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均不强,这就等于没有监护。

  我们的很多农村家长,往往不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对孩子期望过高,家庭教育变成学生的“第二课堂”。许多家长把考上大学作为孩子成才的衡量标准和唯一出路,只重视孩子的智力投资,忽视孩子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能力锻炼和全面发展。将分数教育、比较教育、择校教育放在首位,使得孩子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特别是家长忽视孩子早期品德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不能促使孩子早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说明了榜样作用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家长,要时刻牢记,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而模仿的对象主要是孩子心目中认为的“榜样”,如父母、老师等。父母与孩子长期共处于家庭,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观察模仿、学样。如果家长一有空就去看电视剧、逛商店、打牌,却每天在叫小孩子读书、写日记,孩子就会不愿意,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学习的效果也不会好。

  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与纯粹的教授书本知识区别开来,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及时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思想、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做出正确地引导。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互敬互爱、民主平等的心理环境。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孩子安心学习、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它的作用巨大而深刻。法国思想家卢梭对此曾有过经典的论述:“只要父母之间没有亲热的感情,只要一家人的聚会不再感到生活的甜蜜,不良的道德就势必来填补这些空缺了。”因此,为人父母者必须创设互敬互爱、温暖和睦、爱而有度的教育氛围,在深沉的爱中对子女要有要求、有期望,并巧妙地渗透着督促和鞭策。

  用高尚的人格力量与巨大的榜样力量,对孩子的成长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影响与教育。俗话说:“打铁须得自身硬,正人必须先正己”。父母对孩子,更是如此。比如,我们父母自身语言不文明、行为不检点、品德不过硬,甚至存在或者染上了自私、贪婪、等恶习,就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不健康的种子,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容忽略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必须严于律己,诚实守信,完善自我,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召孩子:以我为镜,向我看齐。创建健康向上的、良好的家风,在思想道德、学习劳动、生活休闲、信仰理想、是非价值、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方面面,“身教重于言教”,作子女的表率,因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家庭教育对子女的身心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若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品德和优秀的才干,父母是要有奉献精神的。因此,父母在这方面应有开阔的眼界和长远的打算,在物质条件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应该多为下一虑,多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每一个家长都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首先是社会观:孩子不是私有财产,而是社会的公民,未来的人才;其次是长远观:孩子的幸福不在于眼前的好吃好穿,而在于长远的发展;最后是综合素质观:孩子的发展靠综合素质的提高,仅有高分数是远远不够的,仅有智力的发展也是不牢靠的。只有从社会的、长远的、整体的观点出发,才会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才会从“学会做人”这个根本性的基础着手去培养孩子,亲子双方的互动才能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赏识教育强调的是善于发现孩子优点,对孩子多加鼓励,使之产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并取得求知的成功。其实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中,赏识教育在塑造一个孩子的成才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家长或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有意无意地运用“赏识教育”这一现代素质教育理念,这对于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人生理念无疑是一种最有效的方式。而在赏识教育的背后却蕴含着许多心理学的理论,下面将从心理学角度对赏识教育进行探究。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当有机体出现某一种行为后给予积极的强化,会增加行为的频率。赏识教育也如此。比如,在公共汽车上,如果你看见小孩主动地向大人让座,这时你就得赞扬他,夸他热心助人,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地学会理解别人,学会移情。可能他下次看到小妹妹摔倒了,就会主动地去扶起她,帮她揉揉摔疼的地方。赏识教育还可以通过强化原理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曾经一个孩子本来很羞怯。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小区里大声叫了一位奶奶。而这位奶奶是退休教师,非常喜欢孩子,经常带孩子一起玩。从那以后,她经常故意在别人面前说那孩子特别大方,有礼貌。孩子的母亲也跟着这样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原来羞怯的孩子彻底变了样。在小区里玩耍时遇到熟悉的人,老远就跟人家打招呼。

  心理学家库珀斯密斯(Coopersmith)的研究发现,高自我评价的男孩更富创造性,能更快地被社会团体所接受并成为领导者,他们更为自信、坦率,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学业成绩也较好,而低自我评价的男孩往往比较孤独,有不良行为习惯,学习成绩不好。而孩子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概念很大程度上是在别人对自己评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如小学生或幼儿,这方面表现更为明显,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还很差,成人的评价在他们的个性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赏识教育恰恰是给孩子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通过赏识教育,孩子对自己的评价也就高,这样就有利于孩子各方面的发展。例如赏识教育可以提高一个孩子的自尊水平及他们的自信心,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孩子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作为小孩子的重要他人,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学会欣赏孩子。

  从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层次。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得到满足后才能实现高级需要,而且动机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赏识教育正是抓住了需要层次理论的本质,当孩子被肯定、被赏识、被鼓励,也就是他们受尊重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他们就会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生活和学习也更具创造性,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孩子的积极能动性和潜能。相反,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孩子就会变得消极、自卑,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处理面临的问题。在这里,我想到有些老师经常抱怨一些留守儿童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课,还经常搞乱课堂纪律。其实引起他们这些不良行为的原因是爱和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他们不能经常得到父母的爱及他人的尊重,所以就通过课堂的捣乱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以此来弥补缺失的爱和尊重。老师可以通过赏识教育来填补他们缺失的爱,通过肯定他们来发现其优点,这样他们那些不良行为自然会消失。

  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长几天都没有笑容。

  这是独生子女现象出现后,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赖放弃。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然而,强烈的“希望”和教育“方法”之间差距实在太大。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家长常常感叹在子女面前,教育“无从下手”、“伤脑筋”。

  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症结所在。他们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希望,常常用邻居、同事的小孩的优点去评判自己孩子的成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现状之二:孩子的表现差强人意 现实生活中的孩子,由于受家庭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了种种令人担忧的“怪圈”。

  “怪圈”之一:崇拜金钱。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生对金钱已越来越渴望。在学生的口袋里,或多或少装有零花钱。据调查,半数以上的学生拥有个人存款,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学生手中有了钱,请吃零食、赠送礼物、请打台球、玩游戏机的现象随之出现;用钱请人做作业、做清洁的现象也不是什么新闻;特别是“下暴”现象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不良现象的产生与“崇拜金钱”的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

  “怪圈”之二:流行享乐。有的学生对生活十分挑剔:吃的要精细营养,穿的要新潮高档,用的要新奇漂亮。男孩玩的是四驱车、电子游戏机、变形金刚……女孩拎的是精致的小包,戴的是精巧的发卡,看的是精美的卡通书……有的学生上学、放学还要请人接送;有的学生干脆用钱雇佣“棒棒”背书包;有的学生懒得走路,打的回家让父母下楼给钱。

  (1)指导家长“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

  (2)指导家长“赏识孩子”。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从小就处在选择之中,几乎天天都有自己的选择。

  孩子的兴趣就是探索世界,越是不会干的,他就越想干,会了就不干了。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火狐电竞,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 在提高家长认识的基础上,采取同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育与评价。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榜样,找出差距,再教育,再实践,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

  生动、活泼的活动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教师完全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如春节期间开展“受欢迎的小客人,受称赞的小主人”实践活动;在妇女节、重阳节期间开展“妈妈好”、“祝福老人”等情感活动;在中秋节期间开展“我爱我家”的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家长以“情感”的桥梁,以“亲情”为纽带,适时对孩子进行教育,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家庭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场所,学校是孩子学习的主要场所,特别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身心发展并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也离不开家庭,这个时期家校之间的密切联系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育越来越强调生态化的今天,家校合作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

  随着家长文化层次的逐渐提高,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由于种种原因,有相当部分家长轻视了学校与家长联盟在孩子的成长的重要性。

  目前,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入学后,有教师教育了,把教育的任务全部推给学校,没认识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同样重要作用,只有通过家校的联盟,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在校读书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普遍的家长都会存在“爱孩子,不让孩子受半点委屈,不流一滴眼泪;认为只要能让孩子生活得好,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求,就算尽到了自己的责任。”等错误教育观念。因此,很多家长只注意对孩子物质生活的照顾,让孩子最好的物质享受,而品德、学业却未加以重视,他们溺爱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也不批评教育,更不用说和学校合作了。

  社会经济虽然不断发展,但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对科学教育孩子的认识却没有相应发展,根本没有认识到孩子的人格和个性发展等方面,家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不愿意花金钱与时间去学习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方法。经商的只顾攒钱,常年在外务工的疲于养家糊口,他们很少与孩子沟通,把孩子独自留在家里或让老人照顾。独自在家的孩子放任自由,家庭教育无着落。隔代教育的老人,不会管,不敢管,管不了。孩子在校纪律涣散,无心向学,更有甚者,个别孩子夜不归家,在外小偷小摸,部分留守儿童成了问题学生。而这些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思想、学习不闻不问,更谈不上有什么帮助,更有甚者,连自己孩子的班主任是谁也不知道,更谈不上家校联盟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离婚率的提高,很多离异的家长根本没有考虑自己的离异、家庭发生的变故,使孩子的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有些父母离异前,双方经常争执,孩子耳濡目染,心身受到严重影响;父母离异后,有些家长为了争孩子的宠,都说对方的不是,在孩子的心里埋下阴影;有些家长离异后,各自组织了新家庭,不想承担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有些家长想管,但是管不了;有些不但没跟学校商量、配合学校进行教育,反而互相推卸。久而久之,孩子对社会产生不满,对他人不信任、孤僻等畸形思想,经常会做一些违纪,甚至更严重的事。

  在家校联盟中,作为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学校应起主导作用。但是,有些学校没有认识到,家校联盟是一种家庭和学校的双向互助活动,学校在家校联盟中的角色既是指导角色又服务角色。目前很多学校虽然成立了家长学校,但学校和教师始终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只是对家长进行宣传学校的要求或者是教育孩子的一些方法,很少能倾听家长的心声和意见。有些教师除了在学生出问题或犯错误的情况和家长联系外,其它时间极少主动向家长反映学生的情况,尤其是学生的优点或取得的成绩、进步等。换言之,学校及教师还未摆脱传统的单纯指导角色,没有真正实现自身向服务角色的转变。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和教师存在着“质量是学校的唯一生命”的观点;绝大多数的学生家长关注的只是自己孩子学习方面的情况。因而导致当前学校与家长联系的内容主要是孩子学习方面的情况,至于孩子的品德、身体、劳动及生活行为方面却很少联系。联系的方法极其简单,除让家长在作业本上签字这一书面形式外,一般是家长会。据了解,当前不少教师还未能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家访、电话访;学校的家访计划不完善,监管的力度不到位。家长联系学校和老师的意识不高,通常只有校方的传递信息,而没有家长方的主动反馈信息。

  面对家校联盟出现的问题,也正由于这些问题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很大影响,可见家校联盟是非常必要的。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身心发展并不成熟,对学校和家庭的依赖性较强,这个时期家校之间的密切联系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只在课堂上创新,钻研是不够的,要充分认识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共同影响,正确地面对和处理与家长的关系,充分的发挥来自家长的教育作用,创新和发展现代家校联盟的模式,使我们的教育行为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庭是人才成长的源头,对儿童的成长起着奠基、导向的功能,对学校教育起着调节、补充的作用。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因此,学校和家庭必须提高联盟的意识,建立伙伴关系,才能担负起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担。首先,要转变观念。学校应对自身在家校联盟中的角色正确定位,认识到家校联盟是学校与家长进行平等、双向交流的平台,是一个组合体。在家校联盟中,学校起主导作用而非领导作用,充当的是指导角色和服务角色。由学校引领家庭,由教师指导家长,吸引更多的家长关心并参与学校教育工作;家长也应从被动变主动,主动配合学校和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积极和学校、教师探讨教育方法。

  为使教育受到良好的效果,作为学校的合作伙伴,家长应当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目前,许多家长对如何教育好孩子以及如何与学校更好地合作都不是十分清楚。要提高家长的教育知识和技能,学校要发挥自身的优势,主动与家庭合作,担当起家庭教育的指导者,积极为家庭教育服务。开办家长学校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面向家长广泛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成功经验,引导家长更新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拓宽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渠道,形成了以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主导、社区为依托的三结合教育机制和全员参与、全程优化、全面提高的“家校联盟教育模式”,奏响教育和谐发展的乐章。

  家长学校是学校面向家长,宣传普及科学育人知识的组织形式和有效途径。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尊重家长,就是要平等地对待家长,不论是优秀学生的家长,还是后进学生的家长,都一视同仁。二是指导的形式要多样,行之有效,实行“专家引领、学校协调,家长自治”的工作思路。

  (1)学校教育家长。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学校利用家长会、讲座等形式向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的内容、原则和方法,或同家长一起总结教育孩子的经验教训,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有些家长除了工作就是打麻将,很少关心孩子的品德、学习和内心世界,导致孩子思想落后,成绩不理想。笔者要求班主任利用家长会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和家长一起找对策。这样一来,有这方面问题的家长就能够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认识到与为了让孩子复习功课自己连电视都不看的家长相比,自己确实没有尽责,孩子的错,首先是自己的错。由此可见,家校联盟的形式创新,学校指导家长应注意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群体指导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从而使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和家庭教育的补充作用真正有效地发挥出来。

  (2)专家教育家长。为了拓宽家长学校对家长的培训渠道,通过聘请专家给家长上课,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专家的理论引领、方法指导、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家长开阔视野、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家庭教育意识,进而增强家庭教育的责任和使命,有效提升家长素质。近几年,笔者所在学校相继聘请了知心姐姐、联等教育专家到校进行专题报告,家长通过学习,吸收了先进理念,提高了自身的修养和素质,科学的教育方法得以形成,教育效果明显。

  (3)家长教育家长。通过家长学校,举办教育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让家长互相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共同研究解决一些教育孩子中遇到的困难。这样做既可以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又能够引导家长进行反思,实现了家长教育家长的目的。

  以前,学校和家长联盟的主要途径为: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这些形式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效果,但这些形式都是学校起主导作用,家长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学校应丰富家校联盟的内容和形式,实现双向交流与互动的理想的家校联盟模式。

  无论是教师与家长在教育观念上的分歧,还是在教育出发点上的分歧,只要形成直接冲突,就必然会带有感情方面的冲突。因此,感情疏通就成为解决问题的一种必要手段。教师与家长沟通情感,这有利于教师与家长互相说出心里话,使知情统一,顺利达成认识上的一致、情感上的相容。家校双方能在亲切的气氛中相互交流信息、意见和建议。笔者所在学校要求教师家访、校访、电访相结合,教师和家长经常沟通和合作,教育的效果事半功倍。

  传统的沟通的方式比较单一,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不可能经常和教师会面,双方在沟通的选择上都比较被动。经过实践,我们把现代媒体和传统的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渗透到家校教育中。利用“校园网”、“校讯通”、“Q群”、“飞信”、“微信”等平台实现家校联盟的拓展延伸,这些现代化的沟通方式以快捷性、实效性、互动性为主要特色,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及时沟通搭建了新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实现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零距离接触,方便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使教师和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这种方式效率高,效果好。

  很多家长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其实也是教育者的身份,多数家长都认为花钱让孩子上好的学校,教育是老师的事,是学校的事,自己的责任只需要让孩子,吃好,穿暖,物质上一切高标准,从不关心孩子成长中的心理变化,把自己的置身于孩子教育之外,扮演孩子教育的监督者和检查者。这种只重视学校教育,把所有教育责任都推给学校的观念,是对教育含义的片面理解,是主观的、不全面的。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家庭教育优良传统的国家,早有孔子就主张以家庭伦理为宗旨实施家庭教育,使之转化为社会公德。历史上各类蒙学教材,也以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1]从很多成功家教范例看,无不都是坚持德育为本的。如:“百善孝为先”我们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幼童,在家庭环境中营造尊老爱幼的家风,这是父母给孩子的第一堂课。要搞好家庭传统美德教育,必须从重视家庭教育开始,要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想要改变孩子,首先要还改变家长,通过班会,茶话会,家长访谈等形式与家长沟通,提高认识,使家庭教育这一短板得以弥补与学校教育共同进步。

  家庭是孩子最早、最先接触的社会,父母的心理品质常常通过各种渠道、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孩子。因此,家长教育子女不仅要言教,更要身教,要率先垂范。古人云:“儿子不孝,孙子来报。”意识是说,做儿子的现在不孝敬老人,将来他的儿子也一定不会孝敬他,这种事在实际生活中屡见不鲜。父母的行为就是孩子的学习榜样。家长对孩子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时,应以身作则、自我实践。如果家长自己艰苦朴素、尊老爱幼、和睦邻里、乐于助人,就会使孩子耳濡目染,其心灵不断体验着这些传统美德,久而久之,便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反之,如果家长自己言行不一、碌碌无为、目无尊长、见利忘义等,就难以使自己是言教有说服力,反而为孩子树立了坏的榜样。家长只有以自身模范的言行去教育孩子,才能激发起孩子对传统美德的美好情感,家长对其进行的传统美德教育也就能够化为孩子的美好道德[2]。

  家庭教育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具有“随机性”。例如:在家务劳动时,或是在茶余饭后的闲聊中,或是在走亲访友中、或是在游戏娱乐中,都是对孩子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大好时机。比如:儿童吃饭,碗里的饭往往吃不干净。这时应该及时抓住时机,把“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3]。”这首诗背给他听,教育孩子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加深他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劳动对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起着很大作用。通过劳动渗透传统美德教育,让孩子认识到劳动是光荣,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将成为人们生活中第一需要。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影响孩子最深,最先的是父母,孩子是模仿起步,孩子从出生就学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这个成长经历父母要言传身教,一言一行为孩子塑造人格品质,有意识的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

  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往往是孩子们所喜欢的,并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因此,家庭传统美德教育要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相结合,使孩子喜闻乐见,乐于接受。比如:假期经常带孩子外出旅游,参观富含传统美德内容的名胜古迹;购买有关书籍和孩子一起看等等。教育的艺术不在于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在于给予激励、唤醒、鼓舞。家庭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能使家庭传统美德教育取得更大、更佳、更优的效果。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要努力做好今天的家庭教育,使中华传统美德在孩子身上弘扬光大。

  [1]黄可心,王圣祯.大学生家庭美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时代教育.2013(21)

  [2]张红慧.关于对大学生进行家庭美德教育的思考[J].传承.2010(33)

  人们经常会说这样一个笑话:N年前,饼子还是珍贵食品,有人请朋友给自己的孩子带了一个饼子,朋友说我不认识你的孩子呀,那人说没关系,你看场院边玩耍的孩子中最可爱的一个便是,最后朋友把饼子给了自己的孩子,说我找了很久,最可爱的就是我的孩子。要是每一位老师都把班里的小朋友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赏识、关心、爱护、教育,那么,每一个孩子都将会是最棒的。“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很有道理,会教的老师首先懂得爱孩子、赏识孩子,孩子们的心里充满了自信,让教师成为教育家、使孩子心灵舒展,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孩子天天在快乐的心情中自发学习,日日得到老师的赞叹。

  赏识教育要建立在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宽容的基础上。赏识教育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而不是简单的表扬加鼓励。事实证明,每一个孩子都像是一个未被开发的宝藏,而如何挖掘,让他们发挥出应有的价值,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用心去探索。比如象“你真棒”这样看似简单的话语蕴涵着深刻的教育哲理,用在教育活动中它就不再仅仅只是一句简单的话,而是一种和孩子沟通的方法,一种看待孩子的角度。所起到的作用体现在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件具体的事情中,更能迅速地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孩子有了每一点滴进步的时候,我们应当及时予以表扬、鼓励。

  虽然赏识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起了积极的作用教育常识,然而,在具体的操作中也存在着种种令人思考的问题。

  一是一味赏识不批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赏识不等于戒批评。有些老师为了体现对青少年独特的体验的尊重,不管他们发言说的是什么,都先加以肯定,连错误的回答教师也不置可否,怕伤了青少年的自尊。更有甚者,不加辨析地加以肯定、赞扬,违背了“赏识”的初衷。当孩子做错了的时候,我们应当明确指出缺点,并与他的其他优点作比较,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孩子即将犯错误的时候,教师要及时提醒,用讲故事、暗示等方法,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二是滥用表扬语。教学活动中,教师从始至终,“真不错!你真棒!你真聪明!”表扬声、掌声漫天飞, “赏识”成了课堂的重要法宝。殊不知,正如一味的惩罚一样不可取,一味“赏识”失去了其应有的激励作用。当孩子尽力了但是没有达到目的的时候,我们在肯定的基础上提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而不是一味的说“你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