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狐电竞火狐电竞

欢迎进入火狐电竞!

咨询热线:400-123-4567

火狐电竞app首页中学教育基础知儿童教育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3-11-27 03:56:06

  作为体育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特点,遵照体育课标的具体要求认真上好体育课。特别是注意基础知识的教学。因为中学体育基础知识是教学课标规定的基本教材内容,属于理论性、知识性教材,要提高学校体育工作质量,完成学校体育目的任务,学校体育基础知识课不容忽视。体育教学不光是室外教学或是在操场直接指导训练,也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学,要从实际出发,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学校体育教学思想改革为先导,更新学校体育教学观念,遵循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适应建设的人才和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奠定基础。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呢,我根据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讲几点做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上体育课,必须与学生讲清学习的重要性,尊重规律和科学,立足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中学阶段的体育教育教学目标,同时还要结合教材内容、基本原则以及教学方法和途径等,为制定中学阶段的实用教学课标,提供重要的、有价值的理论参考依据。例如在给七年级学生上入学的第一次课时,我认真分析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的特点,认为他们虽然已经从童年阶段进入到少年阶段,但依然面临着人生趋向成熟的转折挑战。因此,在《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根据我校新生学生特点,有效地安排了关于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知识教学,比如“体育锻炼有什么好处”、“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等基本教学内容,并将其很好滴融入到体育常规教学之中。通过该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和认知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而且还提高了他们的体育文化素养、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体育理论课一直被视为是一种比较枯燥和乏味的课程,很多老师感到教学乏力,而且也经常被轻视。然而,作为新生入学的首节体育课,笔者认为其至关重要,可为以后的室外体育课程教学做好铺垫、打好基础。基于此,在本节课教学实践中,笔者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有效地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抓住新入学学生的特点,对事物非常的好奇,巧妙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制作动画课件,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运动兴趣,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学校体育基础知识课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安排,对低年级学生选择“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体育与少年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的关系”、“体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营养、卫生习惯和健康”、“运动卫生常识”等课题。对高年级学生可选择理论性较强的课题。如“什么是体育”,阐明体育的概念、起源、发展、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还可选用“体育与德育、体育与个性形成”:“青少年生理弋心理特点和体育”等课题,阐述体育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毒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社会适应性,了解与掌握自我锻炼的方法、坚持终身锻炼;了解体育锻炼与性格、意志、情感和行为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此外还可安排体育知识和竞赛知识方面的课题。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广大中小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结构、认识体育项目,明确锻炼目的、掌握动作原理,从而提高其锻炼的目的性和积极性,为今后参加体育活动乃至终生锻炼打下基础。但在实际的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教学没有受到应有重视,也远未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经过调查,笔者认为,部分体育教师对于基础知识教学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是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依托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精神解读,通过对一线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中存在的四个认识误区进行描述和分析,从教师层面探讨提升基础知识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助力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质量提升,推动新课标的落实实施。

  存在问题:这是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的片面性认识所致。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属于典型的实践性学科,也是体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最鲜明的学科特点。但这不代表在学习运动技能的同时可以忽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知识与技能很难割裂开来,而是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相对技能学习而言,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发挥三点关键作用:其一,通过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增强技能和方法学习的目的性和自主锻炼的积极性;其二,通过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运动项目的内在规律,为技能动作的掌握提供指导,并防止运动中意外伤害的发生;其三,通过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树立健康生活的观念,有助于良好的卫生和锻炼习惯的养成。由此可见,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教学对于运动技能学习的重要性,任何轻视知识学习的想法必将对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产生消极的影响。

  正确解读:新课标中关于课程性质的描述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这段描述比较清晰的勾勒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框架(图1),也可以看出基础知识在课程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因此,课标修订组的相关专家在解读新课标时,将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和方法一起称作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新三基”。

  存在问题:这种认识来自于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名称的曲解。“体育与健康”不是“体育+健康”,而应该理解为“体育为健康”。换而言之,从“体育”到“体育与健康”,并非简单地在原来的体育课程中注入了健康教育的内容,而是强化了课程的健康目标。变更名称后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仍然是一门独立和完整的学科,其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范畴非常广泛,除了卫生保健等健康教育的内容之外,运动项目的名称、健身价值,奥林匹克运动的知识等同样是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础知识简单等同于健康教育,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完整性,还会让基础知识教学“变味”,很难与小学科学、生物及生理卫生等课程中的健康教育内容有所区别。

  正确解读: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综合性”特点非常突出,以其基础知识为例,几乎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多种学科相互交叉,组成一个综合的、有序的体系。对此,有学者将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分为“体育类知识”和“健康类知识”,这种分类方法虽有人为割裂“体育”与“健康”密切联系之嫌,却较清晰地表明了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远非单纯的健康教育。即便是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中的“健康类内容”,也是与体育锻炼实践密切结合的知识,对学生的体育锻炼和运动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帮助作用的知识。

  存在问题: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历史渊源”。长期以外,每逢雨雪天气,很多体育教师就在教室里安排一些运动常识介绍、体育比赛欣赏、安全锻炼知识等内容,向学生讲授运动知识。这种做法体现了体育教师在面对特殊天气状况的灵活性和责任心,本身无可厚非。但长此以往,代代相传,却在部分中小学教师的头脑中形成了一种反向的“根深蒂固”的认识,即体育基础知识只能通过理论传授的方式开展。这种认识的结果是很多学校习惯在学期之初或者雨雪天气安排一定数量的体育理论课,讲解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加之部分教师不能准确把握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缺乏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意识,一味照本宣科地讲解体育理论,其结果当然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很多中小学生对体育基础知识的学习缺乏重视和兴趣,对体育理论课表现出厌倦甚至抵触情绪。

  正确解读:新课标在“实施建议”的“教学建议”部分提出:“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要根据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等方面进行选择与合理运用。”因此,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内容非常广泛,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是形式多样的,不应该局限于单一的和固定的理论讲授形式。此外,正是由于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对运动技术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辅,因此相当一部分基础知识可以与学生的技能学习紧密结合,以在体育实践课中进行渗透的方式来开展。总之,正确的做法是: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唯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存在问题:这种观点是狭隘的课程观所致。由上所述,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范畴非常广泛,涉及的学科也很多,其中的很多知识点学生已经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通过课外阅读书籍、报刊等途径有所了解。如果教师固守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只能通过体育课堂传授的理念,过于死板地执行教学参考书上规定的基础知识教学,其结果是忽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容易导致重复教学,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还容易在学生中产生厌烦的心理。

  正确解读:新课标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章节的“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部分提出“学校和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各种媒体(如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渠道地获取体育与健康的有关信息,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健康知识和素养,帮助学生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因此,体育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外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搭建学习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向其灌输知识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作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应该树立“大课程观”,积极开发、整合和利用新课标提出的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将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将课堂拓展到家庭、社区,往往容易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课程标准的执行者,体育教师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了推动新课标的实施,加强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教学势在必行。体育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发展和提升自身开展基础知识教学的能力:

  在新课标的前言部分,增加了“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的描述,其目的在于强调进行体育课程改革的现实意义。前言部分进一步指明造成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由于国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提高带来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了人们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而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且指出“这种状况在我国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众所周知,不良生活方式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健康知识的缺失。在此背景下,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传播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因为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是树立健康生活观念的前提,是培养健康行为、良好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根本保障。因此,体育教师要从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高度来认识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要性,认真研读和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为积极主动地开展并探索基础教学的途径方法做好观念上的准备。

  在提升思想重视程度的基础上,体育教师还应该通过对新课标“教学内容”部分的学习,梳理出课程标准对于基础知识具体内容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新课标延续原课标中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学习四级水平的划分方式,在保证学科知识系统性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对不同学段的基础知识进行了统筹安排。在合理安排同一水平内各类知识点的横向分布基础上,新课标非常注重同一类知识在不同水平之间的纵向联系。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 按照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保持各水平之间的同类知识的连续性和层次性。以“心理健康”类知识情绪部分的内容为例,四个水平的要求依次可以概括为:水平一,体验情绪的变化;水平二,保持稳定的情绪;水平三,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水平四,能够应对挫折和失败并保持稳定的情绪。

  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充分把握体育与健康各类知识点在新课标中分布的横向和纵向规律,在教学中力争体现学科内容的系统完整和递进顺序。同时,应该在对地区和本校教学现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现有课程资源等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体育与健康实践类教材和其他学科教学的联系,将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融入各学年和学期的教学计划,明确各水平和年级的教学内容与课时数分配,制订详细的教学安排。

  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自身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体育教师如果想开展好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教学,前提条件是自身相关知识储备要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体育教师应该通过参加培训、阅读专业书籍期刊,主动学习体育学科的前沿知识,了解最新的科学锻炼和健康生活理念,掌握运动项目的发展变化,拓宽知识的广度,拥有更新、更广博的专业知识。同时,要善于联系运动实践,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挖掘技能背后的原理,拓展知识的深度,努力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以锻炼前的准备活动为例,很多体育教师都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必要的热身练习,并且指出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准备活动的强度和量要更加充足一些。但当学生问起原因的时候,却只能以“冬天肌肉不容易拉开,不做好准备活动更容易受伤”来简单搪塞,却不能够说出“肌肉的粘滞性随着外界温度的降低而增大”这一运动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因此,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学习,夯实自身的专业基础,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与运动相关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才能够在开展基础知识教学中密切联系实际,用体育科学的规律、原理来解释和解决学生在运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口服、心服,提升教学效果。

  相对于运动技能的学习,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更为复杂,因此对教学方法的要求也更为灵活和多样。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时,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征,根据教学对象的身心特征,灵活地选择并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根据新课标中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不同内容的特点,可采用运动实践渗透、室内理论讲解、专题活动教育以及环境影响灌输等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

  以水平三“运动系统的基本构成”知识点教学为例,体育教师可以将其融入到技能教学中,具体的做法是在讲解技术动作要领的同时,向学生介绍完成这些动作的主要骨骼和肌肉,以及其在完成技术动作中发挥的作用。还有一些教师在体育课的准备部分安排学生活动身体各部位时,要求他们同步说出活动部位名称,在身体练习的同时巩固了身体结构名称的知识。还有很多教师在开展“奥林匹克”知识的教学时,会结合四年一届的奥运会,设计和开展一些应时的奥运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参加活动中了解相关知识。即便是对类似“营养饮食”等理论性较强,适合以室内课的形式讲授的知识,教师也要应该开动脑筋,尝试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一些探究式和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提高课堂的实效。

  从实际调查的结果看,体育教师对于基础知识教学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往往不及技能教学熟练和自如。在这种情况下,集体备课和教学观摩是丰富基础知识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由于基础知识教学的特殊性,这里所指的教学观摩,不应仅限于体育课堂教学,观摩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有时会带给体育教师很多新的启发和灵感。

  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科研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也同样适应于体育教师开展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首先,开展一些学生体质健康、体能发展和心理变化等方面的横向比较或跟踪调查,有助于体育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掌握身心发育的规律,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并据此选择最适宜的教学内容并确定教学方法,提升基础知识教学的针对性。其次,通过与基础知识教学相关的教学实验的开展,或者对已有教学实践的总结梳理,撰写科研论文,也有助于先进教学经验的交流,客观上对于学科发展也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以研促教也是提升体育教师提升基础知识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总之,新课标的实施对于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新时期的体育教师,应该能够正视挑战,抓住机遇,通过各种途径发展和提升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教学能力,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同时,为新课标的实施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做出贡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毛振明,等.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3.

  [3]胡永欣.对体育卫生如何融入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的教法探究[J].体育师友,2011(3).

  [4].初中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组织形式创新[J].中国学校体育,2008(10).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校法制教育主要是法律知识教育,而知识教育属于智育范畴。因此,高校法制教育的性质是智育。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一些高校的法制教育,重知识轻观念,片面追求传授法律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课堂上搞“满堂灌”,争分夺秒地讲解法律条文,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实用性法律知识的需求。但由于学时太少而内容太多,新的法律又在不断涌现,法律知识呈现“爆炸”态势。因此,在几十个学时内向学生传授的法律知识,无论其深度还是广度,都十分有限,难免挂一漏万,失之肤浅。

  当前“基础”课中法律基础知识教学局限于课堂教学,由于课时少,教学内容较多,所以很多高校的法律基础知识教学都片面追求传授法律知识的容量,仅是法律知识的讲授,辅之以适当的课堂讨论和案例,而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限的课堂教学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造成了大学生整体法律认识水平不高的状况,甚至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与社会接触中出现许多法律盲点,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说明目前我国大学法律教育仍处在普法教育的层面上,难以达到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阻碍了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教育主体在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问题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由于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在学生政治教育中地位的不明确,教育主体在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方面认识比较模糊,不清楚应该怎样系统地开展法律素质教育,更谈不上建立法律素质教育体系并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其次,法律素质教育是一项政治性、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教育,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规范的内容和相对稳定的教育渠道,而且必须有受过正规培训、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法律教师队伍。高等院校的法律教师不仅要懂得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年学生成长规律,而且要具备比较系统的法律学科知识和较高的法律素质。教育主体关于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指导思想的不统一以及自身法律素质的差异,极大地影响法律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大学生法制教育已经取得可喜的成绩。然而,在一些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却长期徘徊在法律知识或单纯的法律基础知识教育的层面上。这种情况显然不适应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也不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大学生法律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所以,高校“基础”课教育工作者要转变理念,开拓进取,给教学工作一个准确的定位。

  高校法制教育不是单纯的法律知识教育,而是全面的法律素质教育,重点是法律观念的引导,属于德育范畴。因此,我们在“基础”课的法制教育实际工作中,应当坚持法制教育的德育性质,将高校法制教育由法律知识教育转变为法律素质教育,为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提供重要前提。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不要局限于教材,要注意精、少、宽、新的有机结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具体操作上,可采用专题讲授的形式,对不同章节的内容进行优化整合。每一个专题讲两个课时,分六个专题把相关法律知识讲完。此外,将教材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在学习过法律基础知识之后,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重点讲解,比如,以商科为专业的学生,可以重点讲解经济法方面的法律知识等等,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增强了学生学习和应用法律知识的意识。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为国家选拔和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从学生本身来说,研究生教育为有能力、有愿望、有条件继续深造者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平台、机会和途径,由此决定了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教育培养理念、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目标追求上都要与本科教育有所区别,但是,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却经常出现培养质量不高、缺乏特色、甚至本硕不分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健康发展。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研究生教育的理念、定位、任务、着力点模糊不清。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突出特色,准确定位,核心是处理好“打基础”与“促拓展”的关系。

  众所周知,万丈高楼平地起,研究生教育是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说明研究生培养离不开本科的“基础教育”,没有一个良好的基础,进一步的培养与发展就是空话,显然本科生时期基础教育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可这并不能必然地得出基础教育就只是本科教育的任务,研究生教育就不再言及基础教育了。恰恰相反,本科的基础还只是一般的普遍性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研究生学习不仅离不开综合基础知识教育,还要进一步培养专业基础知识,不仅基础知识教育不能少,而且还要进一步拓展和加强。比如高等数学、大学语文、大学英语等等,大学三、四年级接触到一定的专业基础教育,且不说这些学科能否使学生必要而充分地得到足够全面扎实必需的基础知识,就仅有的这些知识还会因教、学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教育效果难以令人满意,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学生知识结构上的种种盲点、漏洞与缺陷,这些知识的短板、裂隙、薄弱环节所造成的隐忧短时期内看不见,直到未来进入更高层次、重大项目的研究工程,用到更复杂全面的综合知识要求时才能被发现,倘若如此,立时补!学也无法令人满意,不是时间不赶趟,就是因现学现卖不扎实,在知识上只获皮毛,难究其里,短期内无法达到现代日益复杂、高深、庞大又顶尖的科研课题更高要求,这是由基础知识教育的缓慢、扎实、深化、渐进的“天然”特点所决定的,而基础知识上的不足往往会限制甚至断送掉一个优秀人才继续前进上升的空间。要避免此类事情发生,未雨绸缪,决定了除了本科教育阶段加强基础知识教育以外,在研究生教育阶段,不仅要加强专业学科教育和科研能力、科研素质的培养,同样需要继续深化基础知识教育,查遗补漏,不断夯实基础,为未来的厚积薄发创造良好的条件。这在由大学基础教育向研究型教育转变的硕士研究生身上尤其明显和必要。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不可能和本科生基础教学一样,不可能再针对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去专门地去开设一门或多门的基础知识课程。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基础知识再教育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灵活性,在方法上也和本科教育有所不同,它不再是通过开设一门基础课程系统的去讲授,而是不断地在培养研究生基本的科研能力的过程中穿行,通过“史海钩沉”、前后联系、同顾复习、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的方式进行。也就是面对研究生教学,在专业知识教学时不断地联系该知识所直接联系或依赖的“前”基础知识,通过提问、讨论、作业等多种方法,设计教学,或者是在科研中结合科研课题,教师在科研的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地提问所涉及的基础知识,以检测学员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对于熟练掌握的知识点会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对于没有掌握或掌握不好的前知识还具有发现漏洞,予以弥补的作用。通过研究生教学中的知识穿插和反馈,让学生重“绕”故“地”,达到回忆、弄懂、加深、升华的目的,如此不断地夯实基础,为科研能力培养创造良好开端。以硕士研究生的自然辩证法为例:现代复杂性理论是新兴的知识点和热点,其知识的前身应该是线性理论,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如果直接就复杂性理论本身的概念、理论去给学员分析,往往效果欠佳,且学生在教学效果调查问卷中普遍反映此理论突兀孤立,深奥难懂,与以前所学是前后两张皮,联系不起来,有一种知识断层和“硬拐折“的嫌疑。通过调整,在教学中我们采取把复杂与简单、线性与变性、局部与系统、确定与不确定进行比较分析,联系以前传统的牛顿——拉普拉斯决定论这个学生皆知的知识点,由此出发,分析复杂性理论的由来与发展,既让学生复习了以前的基础知识,又让学生看到的新理论与前基础理论的区别和联系,且深化了对新理论内荣的确切把握,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由此启发我们,研究生教学要继续深化基础知识教育,不断夯实学员知识基础,但在方式方法上要灵活、体现特色,既与本科教学有共同点,又与本科教育明显不同,既进行研究能力培养,又延续基础知识教育的传统,把扩大和深厚基础与集中和拔高专业技能有机结合起来。为培养时代需要的复合创新型专业科研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研究生虽然要延续本科教育强化基础知识的传统统但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毕竟不同,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之一就是面向科研培养人才,紧跟学科前沿,推进相关学科设置。如果说本科生追求的是面宽、底厚、“容”杂、识“浅”的话,那么研究生教育就要追求面窄、顶尖、“容”专、知深,也就是要求在专业领域,研究生要接触和紧跟学科前沿,掌握本专业在国家乃至世界范同的前沿课题、信息与研究状态,为学生未来自行开展科研做好铺垫,由此决定了研究生的课程教学要做好拓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生的拓展并不简单的是在知识深度和专业性上比本科教育的进一步的拓展,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学术视野进行拓展,现代科研离不开理论上的高深和操作上的精进。这是良好科研素质的必备要件。研究生培养目标是高层次人才,尤其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大批顶尖科研人才,其核心素质和要件首先是要有开阔的学术视野,熟悉专业学术研究前沿态势,具有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

  由此要求研究生教育注意培养学生捕捉科研前沿动态,敏锐反应学术研究信息,开阔知识视野,增强科研实践操作能力等等。首要的是要结合专业学科,动态介绍国内外本学科的发展概况、所取得的新成就、新进展以及面临的主要课题。一方面帮助学员熟悉专业领域的现状。另一方面,帮助学员提早选择自身未来科研主攻课题和方向,反过来有利于指导现阶段学员的课程选择、知识结构的搭建,助推学员更好地学习。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信息量大,可以结合图片、动画和录像等相对更加活泼生动的形式,对前沿科学、应用实例等内容的教学发挥得天独厚的优势,帮助学员开阔知识、理论视野。比如,《自然辩证法》教学在讲述系统自然观的过程中,在全面介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让学员了解系统自然观的体系结构框架,把握系统自然观所揭示的自然规律的同时,及时适度地介绍现代宇宙学的新进展,以各种方式介绍等级宇宙模型、大爆炸宇宙模型、混沌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熵与熵增原理等新理论,围绕“宇宙”、“物质”、“宇宙热寂寞说”等问题引导学员展开争论,增进学员对现代宇宙学进展的了解,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系统自然观、生态白然观的理解。开阔了学员们的知识视野,使他们真正体会到物质世界的无限丰富性,人类认识上的无止境特点,激发了学员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热情。效果良好,深受学员欢迎,有人甚至把“对宇宙热寂说”的几点质疑用做课程作业论文的题目。

  需要指出,研究生教!学要注意介绍国内外研究状况,主要采用学术讲座的形式,教员将教学内容分类,形成系列主题,学员分组负责一个主题,通过调研,在教员的帮助下形成调研报告,并选派一名代表在课堂上进行讲述。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邀请校外单位的科研工作者做讲座。

  知识来源于实践,随着生产、生活的而扩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经济、社会、文化迅猛发展而剧增,在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瞬息万变,给科研、教育、人才培养既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研究生培养必须顺势而为,积极改革,不断吸纳新知识,更新教学内容。有统计显示,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每五年总量就会翻一番,知识更新速度非常迅速,研究生教育要跟上时代步伐,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就必须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组织、教材取舍上下功夫。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传统教学内容不能丢,新增知识内容又必须容纳,只能通过压缩传统知识传授时间和内容,相对地延长新知识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容量米实现,最重要的是抓好传统课程的选择、取舍和新课程的遴选和开设火狐电竞app首页,并把学科教材的更新与编写放在关键的位置。统计显示,现在每年研究生教材的更新和新增课程设置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以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为例,上世纪80年代开设以来,教材不下百种,十年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由国家教委统一编发的通用教材《自然辩证法概论》,对全国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是,这本教材已经十多年没有更换了,而十年之中,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知识信息爆炸何等巨大,如何将十年来的科技知识信息反映出来,融入研究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教学小组集体攻关,总结编写了《当代科技哲学前沿问题研究》作为学院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的辅助教材,纳入课堂教学,一方面更正、弥补了传统教材的缺陷和不足,另一方面给学员的课堂增加了新能容,增强了吸引力,也缩短了学生所学信息与当代科技前沿之间的距离,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可见,推进研究生教学改革,一定要重视研究生课程的遴选与取舍,一定要经常性地增加教学内容,不断调整教学内容结构,为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

  学习上,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更不同于高中生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学习态度主动,自学能力强,思维活跃。针对以上特点,要求我们既不能、也没有必要继续采取传统的以教员为主的满堂灌的单向授课方式,应该更新教学观念,真正确立学员的主体地位,切实改进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习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核心在于让每一种教学活动都让学员参与进来,自觉主动成为课堂的主人。比如可以采取案例教学,开放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来开展研究生授课,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得研究生教学在方法、目标、重点上相对于本科生教学上都有极大地拓展与创新,更加突出体现研究生教学的特色。比如,“自然辩证法”课程在讲授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时,就通过增加“当代生命科技的伦理审视”这一内容,围绕“安乐死的伦理分歧”。采取课堂辩论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切身看到科技与社会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启发学生从国家与社会的战略高度思考科技发展规划、科技政策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当代中国科技与社会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激活学员的思维,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谋略,为我国科技与社会发展规划出谋划策,做出贡献。在基础理论教学部分,可以采用课堂讲授为主,学员自学为辅,穿插课堂讨论的活动。要求学员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课堂讨论时间应给予学员充分自由表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鼓励学员的新想法,使学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创新性思维。

  研究生课程教育是为后续科研工作的开展打基础的,因此应该把理论和科研实践统一起来,创造条件引导学员积极参与到实验、考察、参观、探索和研究等实践活动中来。 古人云:学以致用。恰恰契合了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人类的认识规律。研究生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掌握知识,而是要具备切实的科研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如果只掌握了一大堆知识,而不能有效开展科学研究,这样的研究生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所以,研究生教育一个核心任务就是要打造学生过硬的科研操作能力,科学实验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开展面对应用的科研实践活动,开展实验系统演示活动,激励学员亲自动手调试。不仅包括课堂、实验室的操作,也包括具有改变学生观念的社会实践、企业调研活动,甚至可以有选择地吸收一部分研究生参与学校的一些科研团队,真正让他们承担部分科研任务,以科研促学习,以科研练能力,通过拓展能力,真正使学生达到一个新水平,新台阶。

  研究生培养既是本科教育的继续,又是本科教育的提升,是连续中的转折和递进,也是从基础培养为主向科研培养为主的华丽转身,能否很好地实现这个华丽转身,关键在于能否处理好基础知识教育和科研能力培养与拓展这一对关系。事实上,处理二者的关系不仅重要,而且必要,不可偏废。研究生教育离开基础知识的回顾和巩固就会根基不稳。反过来,只重视基础知识夯筑而不注意科研能力培养,只能限于教育重复,学生难有长进。科学的选择是恰当处理二者的关系,要兼顾发展,辩证统一。一方面,继续重视基础知识教育,在新知识的拓展中,不断贯穿、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回忆和反馈,另一方面,大力开阔学员的学术视野,介绍国内外科研前沿态势,讲授新理论、新观点、新思维。改革教学方法,把本科生以教师主导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为更适合研究生的以学生为主的讨论式、自学式的自主教学模式。教学目标和评价上也应该进一步拓展,把本科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考核转变为自我知识更新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评价机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继续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科研素质与能力。核心是把知识学习转变到能力培养的方向上来。唯其如此,才能既体现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的连续性、一致。又充分体现研究生教育的应有特色和高度,体现出二者的真正不同和提升。以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开拓性科研能力为牵引、为导向,引领我国高层次人才教育和人才梯度培养的健康发展,实现“夯”基础与“抓”拓展并进,教育与人才共赢。

  [1] 侯静,贺军涛.学科前沿与基础教学相融合的研究生课程教学.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03.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日常生活以及研究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了。这就说明了在高校开展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必要性。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高校计算机教育的开展需要结合现代化的技术,其中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技术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计算机基础课中被广泛应用。那么接下来笔者就针对信息技术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应用的相关方面说明一下自己的一些浅见。如有不足,望广大教育者工作者加以指正。

  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越来越重要了。同时在教育进行不断改革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中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信息技术可以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得到了很好地运用。它能够使得学生具体了解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信息技术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应用中具体有哪些优势呢?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育者需要加入实践性的内容。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需要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知识,明确信息技术在计算机中的运用原理。但是在传统的计算机教育中,教育者不能够很好地解释计算机基础的原理,不能够利用数据表达具体的知识点。因此需要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引入了信息技术,教育者就可以让学生从实践的角度了解计算机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EXCEL知识时,可以采用一些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数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其对计算机知识进行很好地掌握。

  信息技术即是运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中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涵盖的范围十分广。因此学习计算机知识也是运用信息知识的一部分。在进行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得学生了解到各方各面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学生可以自主地进行学习。高校教学的主体是高素质的大学生,他们有着自己的思维模式,有着自己的认知,这就意味着不可能通过简单的方式让学生对计算机基础产生兴趣,因此这就需要采用其他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设置有一定的难度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学习EXCEL中函数知识时,可以设置有一定难度的知识,但是一定要注意题目的难度不能太大,以免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笔者认为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积极地进行学习。

  1.3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得学生对于知识很好地进行掌握

  信息技术与生活密切相关,这就使得其有较强的实践性。在高校的计算机应用中使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理论结合实践,能够很好地掌握知识点。例如在学习PPT相关知识时,可以将生活中的PPT进行展示,让学生了解PPT的重要性,使得学生能够对于知识进行很好的理解。在学生进行计算机学习时,结合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进行进行实践性操作,从而促进计算机的教学。

  计算机基础课程有着其学习的必要性。其原因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第一,现展的必要性。计算机在人们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主要成员,需要学习相应的知识。第二,计算机的发展需要。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要劳动力,需要学习计算机知识,继续发展计算机知识。这几个原因使得计算机基础课程有开展的必要性。

  在上文中,笔者强调了计算机基础中信息技术运用的必要性。但是在实际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计算机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使得计算机技术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那么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存在哪些问题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由于大学招生已经不局限于某一个地区,而是面向全国进行招生,这就导致了一个学校的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对于计算机的了解情况也不一样。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说,计算机教育的学生不是一门陌生的课程,他们在小学阶段或者中学阶段已经学习过相关的知识了,甚至对于大学所学的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就使得他们学习起来较为轻松。但是对于另一部分学生而言,计算机课程是一门较为陌生的课程,他们在小学或者中学阶段并没有接触过,这就导致其对计算机课程的学校产生一定的畏惧感。同时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也导致了教育者在进行教育时教学目标的设置出现一定的问题。笔者认为这是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在高校计算机的教学中,学习目标要求大学生学习的应是较为先进的知识,这就需要设备的支持。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设备并不好,并且较为陈旧,这就导致了高校教学难以很好的开展。计算机设备较为陈旧,不能跟上教学的要求已经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例如在学习Office系列软件时,教学书上有可能是最新的版本,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用的是2003版本,2003版本与2007版本以及之后的版本是有着较大的差异的,这就导致在学习的过程中,教育者没办法清楚地告诉学生具体的操作。不仅如此,教学设备的其他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在上文中,笔者提到了大学生进行计算机教育应当学习较为先进的内容,这样才能使得计算机教学有存在的意义。但是在实际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某些高校并未使用最新的理论,这就使得大学生学习的知识与实际脱轨,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导致学生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高校教育面对的是思想较为成熟的大学生,这就意味着在高校教学的过程中,不能采用与小学阶段以及中学阶段相同的教学方式。其原因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第一,大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强。这就意味着学生不需要教育者进行很详细的讲解,只需要教育者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第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殊性。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这就使得教育者不能只采用单纯讲的方式,需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第三,计算机教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相应的计算机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各个方面都有很好地提高。这些理由都证明了计算机教学不能再采用传统的讲解教学模式了,需要寻找新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

  在上文中笔者提到了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相关方面,在高校计算机教育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应当如何解决?笔者认为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加以解决。那么下面笔者针对信息技术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运用进行一定的说明,希望能对高校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备课的过程中,教育者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查阅相关资料,使得教学内容可以跟上时代的发展。不仅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与教学相关的视频与音频,使得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知识。教育者也可以按照一定的序列进行排序,使得教学能够有计划地进行。

  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可以通过投影仪、屏幕等设备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实现教育者控制学生电脑的操作,使得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进行学习与思考。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可以使用提前准备好的教学课件。笔者认为使用多媒体设备可以很好地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传统的教育方式采用的是教育者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与计算机教育的现实状况不符。因此,采用有效的教育方式是必然的。那么应当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呢?笔者认为应当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应该针对不同水平的同学采用有区别的教学方式,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应当讲解一些较为难的知识点,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应当讲解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具体操作有:第一,讲解理论知识。对于有一定难度的理论知识,教育者要采用讲解的方式,使得学生清楚其原理。第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上文中,笔者说明了计算机实践的重要性,在计算机课程中,进行实践也是十分必要的。第三,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以人为本。第四,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布置一定的任务要求学生完成,在课堂教学要结束时进行评价与展示,使得学生了解自己的问题。第五,互动交流。课下可以与学生进行一定的交流,使得教育者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笔者认为有了好的教学方式,才能使得计算机基础教学可以很好地进行。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应用可以使得计算机基础课程能够很好的开展,可以使得学生了解到大量的数据,以及掌握处理数据的方法与技术。不仅如此,在将信息技术运用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使得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自我学习能力,使得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能够更好地进行开展。当然,在运用中出现问题是在所难免的,这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共渡难关,使得信息技术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应用能够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

  [1]马晶,马兰,王平等.我校师范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伊犁地区中小学教学信息化现状引发的思考[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7(3):71-74.

  [4]刘洋洋.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及促进策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论文摘要】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高师院校应加快自身的改革。积极主动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问题,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为基础教育培养出具有教育观念新、知识渊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先进、科研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强、拥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教师。

  2001年6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正式颁布,掀起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高潮。这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大变革,是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的必然选择,也必将影响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纲要》是在全新的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制定的一份基础教育改革纲领性文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总纲,提出了新的基础教育改革课程标准、奋斗目标和操作规范,主要包括:

  1、课程功能的转变。《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里指出了课程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的重要性,同时又批评了传统课程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技能训练的偏失;十分重视学生学习的态度、过程和方法,把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学的关键,纠正了传统课程只重视老师“教”忽视学生“学”的弊端;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重视传授知识与技能,转变为更加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以及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指导,这就改变了传统课程教师只重视提高自己教学的艺术和效果而轻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情感。课程功能的转变影响教师观念和角色的转变。教师要从单一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传授、学习的促进和教育的研究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发展。

  2、课程结构转变。“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传统课程在结构上过分强调学科的学术性而脱离社会实际,门类众多而又彼此独立,缺乏整合性,不能让学生实现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就是既注重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教育内容,也注重学科内在的逻辑性。如在初中阶段开设理科综合课程为“科学”、文科综合课程为“历史与社会”,另外还有开设“艺术”、“综合实践”等课程。“综合实践课”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等内容。这些课程的调整不仅仅是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融合,而且加强了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能够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和选择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持个性创造了条件。这对教师要求很高,需要教师在课程目标指导下,根据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确定活动主题、内容与方法。

  3、课程内容的转变。《纲要》说:“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青少年构建智慧、增强能力的基础是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过多的强调学科的逻辑体系而忽视学生的基本经验,必然违反学生认知规律,收到的效果必然很差。这要求教师具有把课程内容转化为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现实知识”,转化为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密切联系的“先进知识”,为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奠定基础。

  4、课程实施方式的转变。《纲要》主张“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传统课程实施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真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获取新知的能力,学生普遍缺乏质疑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增加学生参与儿童教育、动手的机会,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

  5、课程评价的转变。《纲要》要求“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评价只注重学生学业成绩,不考察其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得不到发现和发展。新课程评价要求教师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抛弃得心应手的简单的“好与差”的二维评价方式,用辨证的发展的眼光看事物,树立新的发展性的课程评价观。

  此外,在课程管理上,要求改变过去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更加灵活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模式,增强了课程的适应性和多样化,给了学校和教师更多的创造空间,也更有利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的发展。

  《纲要》提出的这六项具体目标是相辅柏成、互相制约的,共同构成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体系,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高等师范教育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纲要》突出了课程人本化、综合化、现代化、多元化等特点,这无疑对基础教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政治思想好,师德高尚,有正确的价值观,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乐于奉献等之外,还要有新的内涵:

  1、具有“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新课程的人本化要求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摆脱传统落后的“知识本位”或“智力本位”观念。“以人为本”在教学中就是“以学生为本”。一方面,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学习的精神,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相信每个学生的潜能,注重学生的体验,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还有,教师要正确而充分地发挥教育评价对学生提高和改进的作用,考试考核方式要重视全面性和对不同学生的适应性。因为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是有个性的人。只能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和不同个性引导其发展,不能统一要求、步调一致。只有在这种观念指引下,开展教育活动,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2、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基础教育课‘程的综合化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雄厚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有渊博的综合性知识。新课程中综合性课程越来越多,即使是单科课程,它的综合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只有具备了雄厚广博的知识才能增强对教育的适应能力。目前高师教育在培养目标及规格定位上,口径过窄,培养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仅局限于某一专业,综合素质不高,横向广度不够,缺乏综合化;纵向深度不足,缺乏前瞻性。因此,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必须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增强其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3、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因此基础教育急需要大量这样的教师。教师的创新精神是指教师解决教育教学课题的求异、求新和高效的思想和欲望。主要包括:善于质疑和释疑的探索精神、对工作目标的执着追求精神和为实践教育目标而勤奋学习、不断获取信息、改进工作方法的坚韧精神以及不迷信前人,不迷信权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自信心等等。教师创新能力包括:确定教育教学目标的能力、设计与实施最佳教育教学方案的能力和总结分析能力等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在解决某一教育教学课题时往往并不遵循固定的程序与模式,而总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根据实际情况去合理地组织教育内容和过程,灵活地采取各种新的方式方法,将自己的创新蕴含于教学活动中。

  4、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教育科研是教学改革的先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果不对教学经验进行理性分析,不进行多类型多层次的教改实践,不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不审视中外历史和当代各国教改得失,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可能有成效。以前的教学是学科性的,一个教师负责一门课程,他(她)自己的能力几乎能应付各种情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得课程具有综合化、多样化的特性,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它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的探索和研究能力,单学科课程的综合、综合课程的教学、活动课程的实施、研究型课程的设计与指导等等都不可能有现成的经验去借鉴,教师必须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去研究,去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才能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既定目标。同时,教师只要在实践中自觉重视科研,不断进行探索和总结,那么他(她)的科研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

  5、具有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满堂灌”、“填鸭式”。教师将已有的知识以定论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并将它内化,这种“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方法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已没有市场,必须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来迎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学全过程中始终贯穿“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学手段是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信息传递媒体。过去的教学手段大都是“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把黑板擦”。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手段,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教学媒体已不断深入教学当中,作为基础教育的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激情,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基础教育改革使得课程呈现出全新的内容,并且这些内容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如果一个教师不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完善自己的能力结构,是不可能胜任不断发展的课程教学的要求。基础教育改革必然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较强的创造力和适应能力,而这些能力只有靠不断地学习才能拥有,因此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是基础教育教师必备的素质和能力。

  教师自我发展能力应该包括知识更新能力和进行教育研究的能力两个方面。知识更新包括专业学科知识更新和扩大知识面。综合课的开设、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新教育理论的内化、新技术新技能的掌握,都要求教师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至于教育科研能力上文已论及,此不赘述。

  基础教育与高师教育密切相关,基础教育改革的走向牵动着高师教育的发展模式,高师教育的培养规格又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教师的高师教育必须积极主动地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自身的教育教学改革,才能使高师院校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大潮中处于不败之地。

  1、更新教育观念,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在的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许多弊端,如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育内容陈旧,片面强调知识而轻能力;师范特色不突出,知识结构单一,教育理论和学科教学法没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的教学能力和实验能力较差,学生毕业后的适应期延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有“以人为本”的新观念,高师院校应该按此目标建立新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模式。首先要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充分发挥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三是培养高尚的品德和情感等综合素质。高师院校在新的理念下按照新模式,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培养出大量的具有探索精神和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这既有利于满足基础教育的需要,又有利于高等师范教育的自身生存和发展。树立新的课程观教育常识,要充分认识教育活动对课程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教师自身的责任。要理解活动课、综合课的价值,突破学科本位观和分科课程观,要将师生的生活经验纳入教学中,尊重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反对知识霸权。树立新的评价观,充分认识教育评价对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功能,改革考试内容和方式,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和对不同学生的适应性。

  2、关注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加强联系和互动。高师院校虽然是以培养培训基础教育教师为主要目标,但是长期以来,高等院校更注重自身的发展,更注重自身的学科建设,忽视了对基础教育的了解和研究。高师院校要想基础教育之想,急基础教育之急,要进一步增强高师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密切关注基础教育改革的走向和发展趋势,主动配合基础教育改革,积极探索改进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的新思路、新内容和新方法,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与此同时,加强在校大学生教育理论、教学法的实践性和教育实习的有效性,为将来教育教学打好基础。

  3、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高师院校要认真研究制订新世纪中小学教师培养标准,积极探索培养模式的改革,在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作出积极的调整。课程设置要综合化,学科设置也要综合化,要注重文理渗透,开设跨学科跨专业课程,对文科学生开设部分自然科学课程,对理科学生加强人文学科课程教育,学科互相渗透,改变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知识狭窄的现状,实行大学科大专业教育,课程互相渗透,打破课程界限,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既博且专,能够触类旁通。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应合理配置,改变以单一的、封闭与滞后的学科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朝着“少而精、新而实、博而通”的方向优化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减少重复性和陈旧的内容,将最新最前沿的新思想新成果引入课程,增加专题性课程,积极探索多样化、系列化的研究性课程。在教学方法上要创造多种选择机会,保证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跨系、跨专业、跨年级学习,让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得到充分的发挥,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构建新型的评价体系。《纲要》要求“建立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考试是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检测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考试能够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高师院校对考试这一“指挥棒”要进行重新审视,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目标和内容采取不同的考试方法。不仅要检测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而且要准确评价学生的思想修养、道德水平、心理素质、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应变能力、创造力等。让学生以主体身份积极参与到考试评价过程中,让考试成为学生不断超越自我的催化剂,而不能让学生成为考试分数的“奴隶”。高师院校只有树立新的考试观、变革考试内容和方式,强化考试的导向和诊断性功能,淡化考试的选拔和总结性功能,才能为基础教育输送合格教师,才能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得以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目的。

  随着信息社会知识总量的急剧增长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需求。在这些挑战和需求的作用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在教学上主要偏重于计算机基本原理及基础编程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而在计算机操作及应用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以及计算机在各学科领域的深入应用,对于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学生而言,其除了需要学习一定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熟练使用相关应用软件的应用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学生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发计算机的各项功能,使计算机的优越性深入渗透到学生生活与发展的方方面面。

  所以,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主要是一种应用能力的教育,学校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而不是仅仅使他们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通常遵循着一套相对固定的知识结构体系,对学生进行稳定而统一的教学,而这种教学方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教育的多元化要求。首先,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学生个体的知识结构千差万别,固定的知识结构无法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协调;其次,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学生因为所学专长、发展目标的不同,其对知识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固定的知识结构必然会对学生摄取知识造成一定的消耗甚至障碍;再次,固定的知识结构不容易接受局部的动态变革,而整体变革又存在一定的难度,很容易造成知识因不易更新而阵旧过时的不利状况。

  综上所述,计算机基础教育所采用的知识结构体系由相对固定转向全面动态,已是大势所趋。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由于受到硬件设施及软件水平的局限,其知识体系未能体现明显的层次性,结构较为分散,知识的关联也比较差。伴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加之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基础教育内容也逐渐体现出较强的层次性,结构也呈现出相对系统的趋势。另一方面,只有信息技术发展和加速更新知识体系,才能使学生学到能够适应各种变化的思维方法。由此可见,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知识层次从分散性向系统性的转变,是教学进步的必然结果。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由于主要停--留在基础理论领域,与其它学科领域之间还保持着事实上的独立性。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计算机学科与相关学科领域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如今,计算机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合与渗透,已达到了相当程度。针对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侧重地开展具有学科联合性质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已成为新时期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

  过去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主要侧重于教育的知识性和学术性,教育的重心也主要倾斜于学术研究和学术发现。随着信息产业的开发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计算机相关产业已成为全国“科教兴国”方针的一个主要实施领域。计算机相关领域的“知识资本”正面临着大规模向“货币资本”实现转化。在这种形势的影响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标正逐步由“学术性”向“产业性”转变。

  针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上述特点,我们必须及时改革高校计算机学科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大胆创新教育教学技术,才能确保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适应形势的需要,为国家新时期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新形势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设置,需要以知识的实际应用为导向,建立应用型教学内容体系。应用型教学内容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应用型基础理论。主要是指针对计算机应用而设立的关于计算机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思想等理论内容。与传统的理论教学不同的是,应用型基础理论的教学,主要目的是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而不是理论普及或理论研究)奠定基础。(2)计算机基本应用技术。主要是指将计算机能力转化为对人们生活具有影响力的各项基本技术。基本应用技术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资源、将计算机应用到许多实际领域的能力。(3)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主要是指操作计算机及使用应用软件的技术。基本操作技术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计算机典型软件的能力。

  应用型教学内容体系的建立将改变过去教学和实践相脱离的局面,比较全面地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和开发等实际能力。

  随着学生素质和知识需求多样化,高校计算机教育需建立一套动态的知识结构体系。这套体系主要是从以下三个角度实现教学内容的动态协调:

  首先是针对学生素质的动态协调与适应。高校学生个体在思维能力、文化素质、计算机基础知识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学校可根据学生群体的主要差异性将其划分为若干类型,再针对不同的类型构建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其次是针剥。学生知识需求的动态协调与适应。高校学生因专业选择、未来生活及事业目标、爱好及偏向不同,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求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学校在构建计算机教育知识结构时,可先对学生的需求调查分类,再设计与其需求类别相适应的知识体系。

  总之,当前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变化和创新的时代,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知识结构体系只有保持相当的弹性,不断进行动态调整,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计算机知识的新旧更替频率相当高。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要适应其变化,就必须注重知识的有机性和整体性。我们可以通过保证知识的整体性和有机性,来保证学生对知识的融汇贯通,以进一步提高其理解能力和再学习能力。建立有机的知

  (1)注意各分支学科的横向有机行。高校在构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知识层次体系时,必须保证从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到计算机的应用操作等各分支学科的有机统一。使得各分支学科之间相互衔接,既没有知识面重复,又没有知识面盲区。(2)注重各分支学科的纵向协调性。在保证各分支学科横向有机性的基础上,我们还必须注意各分支学科的纵向协调性,即各分支学科的内部知识结构应条理清晰,因果分明。各知识点的内容互相衔接,具有一定的逻辑性。(3)注重知识的灵活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发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的深层理解,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上述三点的实现,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强化学生对计算机学科的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增强学生对计算机的灵活驾驭能力。

  当今时代,计算机应用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问题,都必然涉及到计算机学科以外的知识。我们已无法仅用计算机知识来解决与计算机相关的问题。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要获得更长足的发展,就必须改变计算机的学科观念,建立支持型的学科渗透体系。建立支持型学科渗透体系的基本方法如下:

  (1)分析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对主要应用领域所涉及的非计算机学科进行分类,并评价其在计算机应用过程中,与计算机学科的相互渗透程度。(2)建立在计算机应用过程中,与计算机学科紧密相关的非计算机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3)将上述知识结构体系中与计算机学科对接的知识内容,纳入计算机学科的教育规划中。

  建立健全支持型学科渗透体系后,学生在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时,一方面能够概括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能够相对具体地掌握与计算机衔接的相关学科的知识。总之,支持型学科渗透体系的建立,能使学生在更大程度上领悟计算机在相关领域应用的原理,深入地解决计算机应用中的问题和矛盾,从根本上推动计算机应用的发展与进步。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要实现“三个面向”的要求,就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信息社会的到来及我国对知识经济的提倡,给计算机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给高校计算机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如何培养具有较强创业能力的新型人才。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高校结合实际,建立开拓型人才培养体系。而这一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需要抓住几个要点:

  (1)密切关注计算机相关产业发展动态,合理调节教学内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应定期搜集计算机相关产业的发展信息,一方面及时向学生传播业界信息,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另一方面要科学地分析创业热点,合理调节教学的侧重点,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2)科学选择教学风格,强化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的联系。在教学风格的选择上,高校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在授课过程中,可紧密联系创业实践,以创业需求为导向,从技术能力角度全面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作者简介]孟红霞(1972- ),女,山西太原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教学部,副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与教育研究;杨柳(1975- ),女,山西交城人,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江苏 徐州 221116)

  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着重强调其职业特色,与大学本科段教育有显著区别。主要任务是针对生产、服务、管理的一线岗位的需求,为社会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在高职学院持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大家逐步形成统一的认识:师资队伍建设的成效是高职发展的核心所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形成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师德高尚、有较高教育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①在各高职学院不断壮大发展的同时,高素质、复合型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提高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各高职学院谋求发展的首要任务。

  基础课程的教育实质是对学生在思维方式、语言表达、道德素养等方面的全面培养。而目前各高职学院的基础课教师只是在校内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不能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质量的新需求,授课内容与学生的专业岗位需求脱节。致使高职高专基础课教育质量大为缩水。加之当今科技与知识的更新周期一再缩短,基本上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在更新替换着。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这样的论证结果:一个经过三四年学习的大学生,当他进入社会工作岗位时,在大学时代所学的知识只有10%左右可以利用。所以,面对现实情况,学校应该在培养学生内在的学习能力、思维方法、正确的道德观念及较好的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下工夫,优化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不是传授那些知识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以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的基础课程的革新至关重要,复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更是重中之重。

  各高职学院在创建示范过程中,大力推进特色专业建设,忽视基础课程的开发与革新,两极分化很严重;加之基础课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进修、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较少,大多缺乏实际工作经历,科研创新的能力较弱,基础课教师学习创新的积极性不高。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他们只能是“纸上谈兵”,无法与高职教育实际需求相结合;且各高职学院的公共基础教学部门管理结构相对独立,主观上制约了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效结合沟通,教师无法将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加之不同专业的学生,知识背景、兴趣需求千差万别,众口难调,使得公共基础课在纵向深入、横向拓展的程度上都很难掌控,改革之路艰难,力不从心。具体而言,基础课教师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达不到《高职高专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要求。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要求,生师比181才能确定为合格等级,161可以定为为优秀等级。据考察,有些高职学院的生师比竟然达到251,教师像超负荷的机器一样,没有精力和时间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机会开拓新的视野,与职业教育特色相脱节,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2.不合理的师资结构。在许多高职学院基础课教师队伍中,年龄在4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约占58%,初级职称的教师比例过高,教学经验和工作阅历欠缺,科研能力较弱,不能适应高职教育这一特殊环境。而在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35岁以下的教师仅占20%,硕士以上学历占约80%,且大都具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众所周知,合理的年龄梯队和相当的职称配比,可以充分发挥各梯队的优势,真正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3.没有发挥基础课教师的引导作用。高职学院示范化蓬勃发展之际,学院教师的精神面貌和治学态度影响着一批批年轻的学子。其中,尤其是基础学科教师的基本素质,对于新生的学习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们进入高职学院后最先接触到的是基础课的教师,教师的基本素养、一言一行都感染着学生,他们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格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对学生的发展规划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因而建设一支学习型、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是发展教育的根本。

  建构主义理论的代表皮亚杰认为,人类在生存发展的阶段,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自己对周围生活环境的认知。②基础课教师必须自觉地调整自身的认知结构,使教育者个体与所处教育环境相融合,就是我们常讲的“适者生存”。高职教师应从主观上改变自己,通过“渗入”环节,教育者个体按照所处教育环境的必要需求(外因),从周围获得有效信息,并把这些信息整合到自己已有认知范畴中,在“静态动态新的静态平衡”的循环修正过程中,调整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特定的教育“情境”,得到“析出”,使自己的知识体系得到改善、提高和发展。“渗入”是我们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从数量、质量两方面主动扩充自己的认知范畴;而“析出”则是我们在内因求变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平衡”则是在自我调节机制和自身完善的过程中,使自己从一种静态向另一种更加合理的静态过渡的过程。基础课教师应主动适应所处情境,通过学习、思考、定向、再学习的循环过程,整合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应高职教育环境。

  具有师德高尚、技能高超,创新意识浓厚、研究力强大的教师队伍是高职学院竞争的核心筹码。③当教师已经处在职业学院这个特殊的教育环境中时,就应有意识地与所处“情境”相磨合,调整自己的教育思想,从专业需求过渡到社会需求,及时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通过“渗入”“析出”这两个认知过程,建构自己的学习发展方向。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建构主义的核心之一。基础课教师与相关专业课老师一起讨论和交流,学习目标明确,主动吸收相关专业的知识,结合专业知识,改组原有的认知结构,构成新的知识体系,掌握先进的教学技能。只有这样,在日常的基础课堂教学。火狐电竞官方网站火狐电竞官方网站火狐电竞官方网站